102
《水龙吟(牡丹)》 宋·王沂孙
晓寒慵揭珠帘,牡丹院落花开未。
玉栏干畔,柳丝一把,和风半倚。
国色微酣,天香乍染,扶春不起。
自真妃舞罢,谪仙赋后,繁华梦、如流水。
108
《琐窗寒》 宋·黄廷璹
驻马林塘,还寻旧迹,雨收秋晚。
残蕉映牖,强把碧心偷展。
记相逢、画堂宴开,乱花影入帘初卷。
正小池涨绿,丝纶曾试,事随鸿远。
109
《齐天乐》 宋·黄廷璹
十年汉上东风梦,依然淡烟莺晓。
击马桥空,维舟岸易,谁识当时苏小。
筹花斗草。
任波浴斜阳,絮迷芳岛。
115
《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写人美人
116
《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 、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妇女礼教爱情
117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19
《拟行路难》 南北朝·鲍照
剉蘖染黄丝。
黄丝历乱不可治。
昔我与君始相值。
尔时自谓可君意。
结带与我言。
死生好恶不相置。
今日见我颜色衰。
意中索寞与先异。
还君金钗瑇瑁簪。
不忍见之益愁思。
120
《浣溪沙》 宋·张孝祥
鳷鹊楼高晚雪融。
鸳鸯池暖暗潮通。
郁金黄染柳丝风。
油壁不来春草绿,栏干倚遍夕阳红。
江南山色有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