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在金日作·选二》 宋·宇文虚中
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
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
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
莫邪利剑今何在?不斩奸邪恨最深!遥夜沈沈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
爱国伤怀
63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64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观止写人品格寓理
65
《后出师表》 魏晋·诸葛亮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观止
66
《瘗旅文》 明·王守仁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
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
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古文观止祭文抒怀
69
《神童诗》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73
《观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74
《观棋长吟》 宋·邵雍
院静香深昼掩扉,竹间闲看客争棋。
搜罗神鬼聚胸臆,措致山河入范围。
局合龙蛇成阵斗,劫残鸿雁破行飞。
杀多项羽坑秦卒,败剧苻坚畏晋师。
75
《感春十三首》 宋·张耒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
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
76
《契丹风土歌》 金朝·萧总管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
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
大胡牵车小胡舞,弹胡琵琶调胡女。
一春浪荡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
77
《钱塘赋水母》 宋·沈与求
疾风吹雨回江城,櫓牙呕哑潮欲平。
客居喜无人事撄,相与环坐临前楹。
眼中水怪状莫名,出没沙觜如浮罂。
复如缁笠绝两缨,浑沌七窍俱未形。
78
《凄风行,伤饥灶也》 清·吴嘉纪
凄风细雨何连绵?昼暗如夜飞湿烟。
几千万家东海边,六七十日无青天。
生计断绝,老人幸先就下泉。
孩提无襦,长随母眠;阿母眠醒,腹馁不得眠。
80
《游栖霞四首》 宋·周文璞
破晓逗苦雾,客鼻何酸辛。
山中气候异,初日如烛银。
田间石兽多,知是肉角麟。
古苔半皴腹,化作苍龟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