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起伏龙行》 宋·苏轼
何年白竹千钧弩,射杀南山雪毛虎。
至今颅骨带霜牙,尚作四海毛虫祖。
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碧潭近在古城东,神物所蟠谁敢侮。
124
《寄周安孺茶》 宋·苏轼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132
《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 宋·苏轼
天公不解防痴龙,玉函宝方出龙宫。
雷霆下索无处避,逃入先生衣袂中。
先生不作金椎袖,玩世徜徉隐屠酒。
夜光明月空自投,一锻何劳纬萧手。
134
《秧马》 宋·苏轼
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垄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
136
《起伏龙行(并叙)》 宋·苏轼
徐州城东二十里,有石潭。
父老云与泗水通,增损清浊,相应不差,时有河鱼出焉。
元丰元年春旱,或云置虎头潭中可以致雷雨,用其说,作《起伏龙行》一首。
何年白竹千钧弩,射杀南山雪毛虎。
137
《铁拄杖(并叙)》 宋·苏轼
柳真龄字安期,闽人也。
家宝一铁拄杖,如ω栗木,牙节宛转天成,中空有簧,行辄微响。
柳云得之浙中,相传王审知以遗钱镠,镠以赐一僧。
柳偶得之以遗余,作此诗谢之。
139
《秧马歌(并引)》 宋·苏轼
过庐陵,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谱》。
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有所缺,不谱农器也。
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
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
140
《游博罗香积寺(并引)》 宋·苏轼
寺去县七里,三山犬牙,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
寺下溪水可作碓磨,若筑塘百步闸而落之,可转两轮举四杵也。
以属县令林抃,使督成之。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