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丧取的诗词(108首)

  • 21 《咏欧阳行周事》 唐·孟简

    有客西北逐,驱马次太原。
    太原有佳人,神艳照行云。
    座上转横波,流光注夫君。
    夫君意荡漾,即日相交欢。

    22 《华清宫和杜舍人》 唐·张祜

    五十年天子,离宫旧粉墙。
    登封时正泰,御宇日初长。
    上位先名实,中兴事宪章。
    举戎轻甲胄,馀地取河湟。

    23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24 《童谣》 先秦·佚名

    吴王出游观震湖。
    龙威丈人名隐居。
    北上包山入灵墟。
    乃造洞庭窃禹书。
    天帝大文不可舒。
    此文长传六百初。
    今强取出丧国庐。

    古文观止生活哲理

    25 《幽通赋》 两汉·班固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
    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

    辞赋精选抒情自白

    26 《叹逝赋》 魏晋·陆机

    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
    余年方四十,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
    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尽,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赋曰: 伊天地之运流,纷升降而相袭。
    日望空以骏驱,节循虚而警立。

    寓事故事

    27 《渔家傲》 宋·黄庭坚

    忆昔药山生一虎。
    华亭船上寻人渡。
    散却夹山拈坐具。
    呈见处。
    繁驴橛上合头语。
    千户垂丝君看取。
    离钩三寸无生路。
    蓦口一桡亲子父,犹回顾。
    瞎驴丧我儿孙去。

    28 《花舞》 宋·史浩

    奇花命以佳名,因其有香,尊之为客。
    欲知标格,请观一字之褒;爰藉品题,遂作群英之冠。
    适当丽景,用集仙姿。
    玉质轻盈,共庆一时之会;金尊潋滟,式均四坐之欢。

    29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 宋·陆游

    西风挟雨声翻浪。
    恰洗尽、黄茅瘴。
    老惯人间齐得丧。
    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
    我老渔樵君将相。
    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秋天归隐抒怀

    30 《鱼我所欲也》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初中文言文生死道德修养

    31 《李贺小传》 唐·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高中文言文传记

    32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33 《后出师表》 魏晋·诸葛亮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观止

    34 《圬者王承福传》 唐·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
    问之,王其姓。

    古文观止议论规劝

    35 《祭十二郎文》 唐·韩愈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祭文悼亡

    36 《梓人传》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古文观止写人故事寓理

    37 《六国论》 宋·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议论历史借古讽今

    38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39 《九思》 两汉·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忧!
    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楚辞

    40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宋·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悼念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