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渊默湛存,道超见闻。
真照本有,妙尽新勋。
虚谷之神兮大千界满,明月之影兮百亿身分。
无住也浮萍流水,自由也飞鸟行云。
得之有据,用之不勤。
206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兀然而然,湛存象先。
曹溪昧横画,少室还默传。
体不匿而了了,用不勤而绵绵。
得麟角兮石头足,捋虎须兮林际颠。
壁上如今谩撑起,知音自然闻说禅。
208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湛存不浑,灵明不昏。
派分河汉底,流决崑崙源。
见闻了成一相,影响应空六根。
体本真如,能来生灭之界;用随生灭,却入真如之门。
丛林参饱三条篾,云梦等闲八九吞。
209
《秋雨简刘主簿》 宋·宋伯仁
秋到天涯未两旬,西风无日不霖霪。
数行新雁千门晓,十幅轻帆万里心。
落宦只宜闻早去,长淮未许作狂吟。
江南谁倚阑干曲,丹桂香中酒自斟。
213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216
《争臣论》 唐·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
21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218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 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 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古文观止议论劝慰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