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钿匣菱花锦带垂,静临兰槛卸头时,约鬟低珥算归期¤
花茂草青湘渚阔,梦馀空有漏依依,二年终日损芳菲。
苎萝妖艳世难偕。
善媚悦君怀。
后庭恃宠,尽使绝嫌猜。
正恁朝欢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来。
捧心调态军前死,罗绮旋变尘埃。
至今想,怨魂无主尚徘徊。
夜夜姑苏城外,当时月,但空照荒台。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
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叶剪玻璃蕊糁金。
清香端不数琼沈。
独将高韵冠芗林。
千里江山新梦后,一天风露小庭深。
主人归兴已骎骎。
伯恭时守平江府,署中亦有木犀,开时大起归兴,余故有后词末韵。
不数月,得请,归芗林旧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