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贺雨》 唐·白居易
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
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
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
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
85
《赠诗僧怀静》 唐·方干
几生馀习在,时复作微吟。
坐夏莓苔合,行禅桧柏深。
入山成白首,学道是初心。
心地不移变,徒云寒暑侵。
86
《赠广利大师歌》 唐·吴融
化人之心固甚难,自化之心更不易。
化人可以程限之,自化元须有其志。
在心为志者何人,今日得之于广利。
88
《刺世疾邪赋》 两汉·赵壹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
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
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逾增其荼毒。
秦汉无以相踰越,乃更加其怨酷。
辞赋精选抒情
89
《洛神赋》 魏晋·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辞赋精选写人爱情神话
93
《蝶恋花(福州横山阁)》 宋·李弥逊
百叠青山江一缕。
十里人家,路绕南台去。
榕叶满川飞白鹭。
疏帘半卷黄昏雨。
楼阁峥嵘天尺五。
荷芰风清,习习消袢暑。
老子人间无著处。
一尊来作横山主。
94
《水龙吟(木樨)》 宋·杨无咎
智琼娇额涂黄,为谁种作秋风蕊。
寒香半露,绿帏深护,犹闻十里。
山麝生脐,水沈削蜡,一时羞避。
向钱塘江上,中秋月下,有人暗寻遗子。
95
《柘枝舞》 宋·史浩
竹,闲六律以皆调;D86A亻末兜离,贺四夷之率伏。
请翻妙舞,来奉多欢。
鼓吹连催,柘枝入队。
念了,后行吹引子半段入场,连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舞。
96
《剑舞》 宋·史浩
声之融曳,思舞态之飘飖。
爰有仙童,能开宝匣。
佩干将莫邪之利器,擅龙泉秋水之嘉名。
鼓三尺之莹莹,云间闪电;横七星之凉凉,掌上生风。
97
《青玉案》 宋·黄公度
之。
及泉幕任满,始以故事召赴行在,公虽知非当路意,而迫于君命,不敢俟驾,故寓意此词。
道过分水岭,复题诗云:“谁知不作多时别。
”又题崇安驿诗云:“睡美生习晓色催。
寒食节思乡
99
《疏影·苔枝缀玉》 宋·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宋词三百首咏物梅花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