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戎的诗词(38首)

  • 1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唐·席豫

    圣主重兵权,分符属大贤。
    中军仍执政,丞相复巡边。
    习戎装动,张皇庙略宣。
    朝荣承睿札,野饯转行旃。

    故乡

    2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宋·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
    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
    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军旅抒怀壮志未酬

    3 《过晋阳宫》 唐·李隆基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
    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馀。
    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4 《示珦》 唐·陈元光

    恩衔枫陛渥,策向桂渊弘。
    载笔沿儒习,持弓缵祖风。
    祛灾剿猛虎,溥德翊飞龙。
    日阅书开士,星言驾劝农。
    勤劳思命重,戏谑逐时空。
    百粤雾纷满,诸戎泽普通。
    愿言加壮努,勿坐鬓霜蓬。

    5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 唐·骆宾王

    扰扰风尘地,遑遑名利途。
    盈虚一易舛,心迹两难俱。
    弱龄小山志,宁期大丈夫。
    九微光贲玉,千仞忽弹珠。

    6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7 《始建射侯》 唐·韦应物

    男子本悬弧,有志在四方。
    虎竹忝明命,熊侯始张皇。
    宾登时事毕,诸将备戎装。
    星飞的屡破,鼓噪武更扬。
    曾习邹鲁学,亦陪鸳鹭翔。
    一朝愿投笔,世难激中肠。

    纪游写景

    8 《燕歌行》 唐·屈同仙

    君不见渔阳八月塞草腓,征人相对并思归。
    云和朔气连天黑,蓬杂惊沙散野飞。
    是时天地阴埃遍,瀚海龙城皆习战。

    9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唐·杜甫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
    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
    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

    10 《初冬》 唐·杜甫

    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
    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
    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
    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11 《酬韩校书愈打球歌》 唐·张建封

    仆本修文持笔者,今来帅领红旌下。
    不能无事习蛇矛,闲就平场学使马。
    军中伎痒骁智材,竞驰骏逸随我来。

    12 《送襄阳李尚书》 唐·李益

    天寒发梅柳,忆昔到襄州。
    树暖然红烛,江清展碧油。
    风烟临岘首,云水接昭丘。
    俗尚春秋学,词称文选楼。

    13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14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5 《咏怀八十二首》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抒情

    16 《柘枝舞》 宋·史浩

    竹,闲六律以皆调;D86A亻末兜离,贺四夷之率伏。
    请翻妙舞,来奉多欢。
    鼓吹连催,柘枝入队。
    念了,后行吹引子半段入场,连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舞。

    17 《好事近(己丑重阳游雷峰)》 宋·曹冠

    商素肃金飚,吹帽又逢佳节。
    乘兴登临舒啸,习云林清绝。
    高歌横剑志平戎,酒量与天阔。
    更待醉归开宴,赏东篱明月。

    咏物荷花赞美抒情

    18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9 《报孙会宗书》 两汉·杨恽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古文观止书信讽刺

    20 《原道》 唐·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古文观止推崇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