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流处的诗词(1816首)

  • 681 《虔州八境图八首(〔原无引,据它本补·〕)》 宋·苏轼

    《南康八境图》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楼观台榭之所见而作是图也。
    东望七闽,南望五岭,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云烟出没,草木蕃丽,邑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观此图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叹矣。
    苏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观之者异也。

    682 《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 宋·苏轼

    十年流落敢言归,鱼鸟江湖只自知。
    岂意青天扫云雾,尽呼黄发寄安危。
    风流吾子真前辈,人物他年记一时。
    我欲折繻留此老,缁衣谁作好贤诗。

    683 《石鼓》 宋·苏轼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従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684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宋·苏轼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685 《游东西岩(即谢安东山也·)》 宋·苏轼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
    况复情所钟,感慨萃中年。
    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
    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

    686 《石炭(并引)》 宋·苏轼

    彭城旧无石炭。
    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
    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687 《余惠叔访旧》 宋·戴复古

    扁舟访旧入横塘,新柳今如旧柳长。
    室迩入遥春寂寂,风流云散事茫茫。
    纵题红叶随流水,谁弄青梅出短墙。
    政是沈郎愁绝处,杜鹃不断叫斜阳。

    688 《寄题傅钦之草堂》 宋·秦观

    河阳有洑流,经营太行根。
    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
    斯堂济源上,太行正当门。
    仰视浮云作,俯窥流水奔。

    689 《寄题钦之草堂》 宋·黄庭坚

    河南有伏流,经营太行根。
    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
    公家济源上,太行正当门。
    修竹带藩篱,百禽鸣朝暾。

    690 《金陵行送余局官》 元·王冕

    李白题诗旧游处,桃花杨柳春无数。
    六代衣冠委草莱,千官事业随烟雾。
    大江西下秦淮流,石头寂寞围荒丘。
    原田每每尽禾黍,青山不掩诸公羞。

    691 《江梅引 泰和中,西州士人家女阿金,姿色绝》 元·元好问

    同郡某郎独华腴,且以文采风流自名。
    女欲得之,尝见郎墙头数语而去。
    他日又约於城南,郎以事不果来,其后从兄官陕右,女家不能待,乃许?????*闻者悲之。
    此州有元魏离宫,在河中*,士人月夜踏歌和云,魏拨来,野花开。

    692 《西湖大醉走笔百韵》 宋·白玉蟾

    廼先天皇君,万有七千祀。
    迄彼大庭时,对於葛天氏。
    邈计几何年,是生余小子。
    上清太极公,造道穷天髓。

    693 《至和杂书五首·八月十二日》 宋·蔡襄

    高楼中天月色净,玉山禾熟秋云映。
    草边水际见流萤,流萤独自寻香径。
    稜层雁塔挂千灯,密意虽通语还并。
    城上惊乌飞复啼,落泊无依终不定。
    欲下长桥夜漏深,灯台飘灺青梧阴。
    仙人若也乘鸾去,彩雾千重何处寻。

    694 《忆第》 宋·蔡襄

    清溪曲曲抱山斜,绕溪十里蔷薇花。
    春风吹香袭人骨,乾红淡白相交加。
    眼睛眩晃不能视,烂如赤日凌朝霞。
    时有扁舟向中下,共疑来处从仙家。

    695 《压沙观梨》 宋·晁补之

    邺城旁缺通清沟,城南之水城中流。
    白沙涨陆最宜果,万梨压树当高秋。
    去年花开往独晚,不见琼苞肠欲断。
    隆冬骑马傍高原,却恨枯枝寒日短。

    696 《隋堤写怀寄上右丞》 宋·毛滂

    前年买符入函谷,归来柴车仍露宿。
    似联石室陈图书,敢累山公为题目。
    苍梧只觉波浪高,尺泽那知鳞尾秃。
    已将倦翮谢风云,便拟閒身寄松竹。

    697 《楼观》 宋·苏辙

    老聃厌世入流沙,飘荡如云不可遮。
    弟子怜师将去国,关门望气载还家。
    高台尚有传经处,画壁空留驾犊车。
    一授遗书无复老,不知何苦服胡麻。

    698 《昔游诗》 宋·姜夔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
    欲识所坐舆,横版挂两竹。
    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699 《昔游诗 其十一》 宋·姜夔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
    欲识所坐舆,横版挂两竹。
    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700 《次友石台诗韵》 宋·刘子翚

    清湖嵇玉山,缥缈飞双屐。
    泠风随处流,三伏无赫赫。
    未成玄圃游,聊醉端州宅。
    忆昨陪初筵,杯摇剑峰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