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仁朴的诗词(36首)

  • 1 《琴曲歌辞·飞鸢操》 唐·刘禹锡

    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
    旗尾飘扬势渐高,箭头砉划声相似。
    长空悠悠霁日悬,六翮不动凝飞烟。

    乐府女子思念

    2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唐·储光羲

    仲夏日中时,草木看欲燋。
    田家惜工力,把锄来东皋。
    顾望浮云阴,往往误伤苗。
    归来悲困极,兄嫂共相譊.

    3 《杂诗六首》 唐·李华

    黄钟叩元音,律吕更循环。
    邪气悖正声,郑卫生其间。
    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
    嘈嘈鸱枭动,好鸟徒绵蛮。

    4 《飞鸢操》 唐·刘禹锡

    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
    旗尾飘扬势渐高,箭头砉划声相似。
    长空悠悠霁日悬,六翮不动凝风烟。

    5 《读《阴符经》寄鹿门子》 唐·陆龟蒙

    清晨整冠坐,朗咏三百言。
    备识天地意,献词犯乾坤。
    何事不隐德,降灵生轩辕。
    口衔造化斧,凿破机关门。

    6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唐·李咸用

    为儒自愧已多年,文赋歌诗路不专。
    肯信披沙难见宝,只怜苫草易成编。
    燕昭寤寐常求骏,郭隗寻思未是贤。

    7 《砚瓦》 唐·贯休

    浅薄虽顽朴,其如近笔端。
    低心蒙润久,入匣更身安。
    应念研磨苦,无为瓦砾看。
    傥然仁不弃,还可比琅玕.

    8 《句》 唐·杜光庭

    铜壶滴滴禁漏起,三十六宫争卷帘。
    (《月》,以下《锦绣万花谷》)
    斜阳古岸归鸦晚,红蓼低沙宿雁愁。

    冬天写景励志

    9 《洞箫赋》 两汉·王褒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
    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
    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诚可悲乎其不安也。
    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

    辞赋精选音乐

    10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1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12 《齐宣王见颜斶/颜斶说齐王》 先秦·佚名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

    古文观止对话劝谏

    13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4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15 《胠箧》 先秦·庄周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观点

    16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17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18 《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诸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山水哲学

    19 《梁父吟》 宋·叶适

    依大麓之遗址兮,储后土之神灵。
    乐天地之休嘉兮,皇涓洁而荐诚。
    集后土之雍容兮,刺百圣之礼文。
    却大辂而御蒲秸兮,惟俭德之是崇。

    20 《答曾进士》 宋·周铨

    死易程婴岂不知,十年后死不为非。
    文辞未便改秦馆,敲朴徒能抱御衣。
    无志何须悲庙黍,得仁便不食山薇。
    儒冠有愧一厮养,何忍葵心对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