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仿制的诗词(23首)

  • 1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唐·萧至忠

    西郊窈窕凤凰台,北渚平明法驾来。
    匝地金声初度曲,周堂玉溜好传杯。
    湾路分游画舟转,岸门相向碧亭开。
    微臣此时承宴乐,仿佛疑从星汉回。

    2 《府尹王侍郎准制拜岳,因状嵩高灵胜,寄呈三十韵》 唐·尉迟汾

    雄雄天之中,峻极闻维嵩。
    作镇盛标格,出云为雨风。
    瑞时物不疠,顺泽年多丰。
    加高冠四方,视秩居三公。

    乐府少年壮志组诗

    3 《天马行应制作》 元·周伯琦

    飞龙在天今十祀,重译来庭无远迩。
    川珍岳贡皆贞符,神驹跃出西洼水。
    拂郎蕞尔不敢留,使行四载数万里。
    乘舆清暑滦河宫,宰臣奏进阊阖里。

    4 《制衣词》 明·陈汝言

    妾把春蚕丝,动向寒窗织。
    织成鸳鸯纹,洗花染春色。
    谁知裁剪时,为郎三叹息。
    郎身别已久,长短今未识。
    聊将梦中见,仿佛试刀尺。
    霜天万里途,特寄泪沾臆。
    愿郎衣着时,细看针线迹。

    5 《题王制机池上千岩奇观》 宋·戴复古

    华堂掩映一池清,着此崔巍若化成。
    胸次玲珑具丘壑,世间仿佛见蓬瀛。
    碧云堆上千峰立,绿水光中万象生。
    欲去河阳种桃李,回头又觉宦情轻。

    6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七齐云亭》 宋·梅尧臣

    城隅结危栋,仿佛凌烟霓。
    平观飞雨来,俯窥巢禽栖。
    浩荡孤思发,幂历蔓草齐。
    长安去不远,何言西北迷。

    7 《薛阳陶觱篥歌》 唐·罗隐

    平泉上相东征日,曾为阳陶歌觱篥。
    乌江太守会稽侯,相次三篇皆俊逸。
    桥山殡葬衣冠后,金印苍黄南去疾。

    8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9 《贺新郎(僧如梵摘阮)》 宋·李好古

    人物风流远。
    忆当年、江东跌宕,知音南阮。
    惯倚胡床闲寄傲,妥腹难凭琴桉。
    妙制拥、银蟾光满。

    10 《合宫歌(皇佑二年飨明堂)》 宋·赵祯

    缵重明。
    端拱保凝命。
    广大孝休德,永锡四海有庆。
    觚坛寓礼正典名。

    11 《亲政篇》 明·王鏊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
    ”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
    ”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
    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古文观止奏议

    12 《象祠记》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
    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
    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

    古文观止咏物哲学理论

    13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14 《鲁灵光殿赋》 两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
    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
    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

    叙事建筑赞美

    15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6 《谏迎佛骨表》 唐·韩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
    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
    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
    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

    劝谏

    17 《歌两淮》 宋·员兴宗

    君不见北风吹淮风浪黑,铁马千群凝一色。
    当时庙论孰经济,将相无言潜动魄。
    或云南纪当何忧,今代诸葛身姓刘。
    陆下唤取守淮甸,彼有胜算逾干矛。

    18 《石鼓诗》 明·唐之淳

    郡学旧辟雍,中有岐阳鼓。
    古今所闻十,左右各惟五。
    离离大星陨,兀兀坏云补。
    累累营灶减,落落陈沙聚。

    19 《龟头山》 明·陶安

    我闻龟头山,乃在麻城县。
    东离八十里,高峻远先见。
    伸向南行,欲桥仍俯颤。
    巨吻谽谺张,穹脊坼绞现。

    20 《八阵碛》 宋·苏轼

    平沙何茫茫,仿佛见石蕝。
    纵横满江上,岁岁沙水啮。
    孔明死已久,谁复辨行列。
    神兵非学到,自古不留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