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吏的诗词(448首)

  • 121 《闻王慥常侍卒三首》 唐·贯休

    世乱君巡狩,清贤又告亡。
    星辰皆有角,日月略无光。
    金柱连天折,瑶阶被贼荒。
    令人转惆怅,无路问苍苍。

    122 《寄监利司空学士》 唐·齐己

    诗家为政别,清苦日闻新。
    乱后无荒地,归来尽远人。
    宽容民赋税,憔悴吏精神。
    何必河阳县,空传桃李春。

    123 《上杭州姚郎中》 唐·方干

    能除疾瘼似良医,一郡乡风当日移。
    身贵久离行药伴,才高独作后人师。
    春游下马皆成宴,吏散看山即有诗。
    借问公方与文道,而今中夏更传谁。

    124 《高唐赋》 先秦·宋玉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

    辞赋精选爱情神话

    125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26 《词笑令(③崔徽)》 宋·秦观

    诗曰:蒲中有女号崔徽。
    轻似南山翡翠儿。
    使君当日最宠爱,坐中对客常拥持。
    一见裴郎心似醉。

    127 《满江红(饯前政卢光祖赴鼎州幕席上作)》 宋·赵彦端

    津鼓冬冬,三老醉、知谁留得。
    都不记、琵琶洲畔,草青江碧。
    桃李春风吹不断,烟霞秋兴清无极。
    怅樽前、桂子有余香,曾相识。

    128 《汉宫春(壬子莆中鹿鸣宴)》 宋·赵师侠

    丹诏天飞,见皇家愿治,侧席英才,鸿儒抱负素蕴。
    壮志兴怀。
    文场战胜,便从此、脱迹蒿莱。
    人共羡,麒鸣劝驾,还因计吏偕来。

    129 《酹江月》 宋·徐鹿卿

    民无札瘥,岁无荒饥。
    冬既寒而雪,春方交而雨。
    邦民德之,乃因民所欲而尊其知。
    正月之望,张灯公廨,以旁施于亭也,令民游观无禁。

    130 《醉蓬莱(寿八窗叔)》 宋·李曾伯

    指梅花雪片,问讯八窗,南枝开未。
    一点春风,消息岭头寄。
    太白精神,广平韵度,是岂众芳拟。
    东_吟边,水清月淡,不妨游戏。

    古诗三百首送别友情写景

    131 《贺新凉(寿吴枧郡)》 宋·叶路钤

    共审挽七日之书云,西方生妙喜佛;占四明之福地,南极现老人星。
    人歌海沂之康,天锡河沙之算。
    太守与我同理,已传趣诏之音;丈夫何以假为,宁看即真之拜。
    某方忻御李,幸际生申。

    132 《瑞鹤仙(为刘信叔大尉寿)》 宋·侯置

    溥天氛_廓。
    看庆绵鸿祚,勋昭麟阁。
    蕃宣换符钥。
    占西南襟带,遍□油幕。

    惜别

    133 《瑞鹤仙(为刘信叔大尉寿)》 宋·侯置

    溥天氛_廓。
    看庆绵鸿祚,勋昭麟阁。
    蕃宣换符钥。
    占西南襟带,遍□油幕。

    134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135 《淮阳感秋》 隋代·李密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地名秋天写景怀古

    136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3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38 《争臣论》 唐·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

    139 《驳复仇议》 唐·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古文观止议论

    140 《梅圣俞诗集序》 宋·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古文观止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