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山市的诗词(46首)

  • 1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立马赠别》 唐·李白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

    2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立马赠别》 唐·李白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

    3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 宋·司马光

    神林兴尽谋早归,草间露裛行径微。
    忽思灵山去不远,马首欲东还向西。
    垂鞭纵辔寻山足,洛水逶迤过数曲。
    渐闻林下飞泉鸣,未到已觉神骨清。

    4 《还自伊山过金城宿觉慧寺赠始宁禅师》 宋·王洋

    家山三百里,处处逐流水。
    舟行鉴影中,尘埃不须洗。
    人言田间苦,我言田舍好。
    浊醪三两杯,沈忧积如扫。

    5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 宋·方回

    虽曾为太守,过似布衣贫。
    未足肩前辈,犹应胜近人。
    苦吟常不寐,得句忽如神。
    玉食轘东市,何如保幅巾。

    6 《狱中杂记》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
    ”余叩所以。

    叙事

    7 《齐桓晋文之事》 先秦·孟子及弟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高中文言文游说仁政思想故事

    8 《运命论》 魏晋·李康

    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
    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忧思感慨命运

    9 《行路难三首》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怀才不遇励志组诗

    10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11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12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13 《论贵粟疏》 两汉·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古文观止议论农业策略

    14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15 《宣城书怀》 宋·朱翌

    高爽清凉郡,登临佳丽都。
    上连三蜀重,旁挟两淮趋。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舻。
    新林天际浦,青草柳边湖。

    16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唐·骆宾王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17 《沧浪亭记》 明·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

    古文观止叙事

    18 《代胡仓过圣德惠民诗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汤忽旱年。
    人知圣虑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饥荒后,长沙富庶全。
    纪年四十载,斗米二三钱。

    19 《沈杨辅隐轩诗》 宋·王之道

    小隐山林大朝市,夫子命轩良有意。
    仕途捷径固无取,泉石膏肓亦犹次。
    不知朝隐谁得之,我恐曼倩为近似。
    公卿百执各有职,岂容妄隐但弃位。

    20 《纪关陇》 宋·郑刚中

    十载三光分,号令南北阻。
    四达礼义乡,限碍成蛮楚。
    帝王岂无真,社稷固有主。
    欃枪不待射,避路过河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