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凑理的诗词(12首)

  • 1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唐·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唐诗三百首写塔景点写景忧思

    2 《答客难》 两汉·东方朔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辞赋精选怀才不遇

    3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4 《沁园春》 宋·崔中

    自己阳生,正是中虚,静极动时。
    默地雷微震,冲开玉户,天心朗彻,放下帘帏。
    真火冲融,灵泉复凑,不昧谷神何险危。
    自然妙,若三川龙跃,九万鹏飞。

    5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6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7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8 《满庭芳 述怀》 元·王处一

    苦海奔波,荆山劳役,欲救宝璧嘉祥。
    周而复始,瞥地悟真常。
    两凑玄关运度,升灵曜、飞出扶桑。
    回光看,璇玑万象,一一现明堂。

    9 《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10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重阳日州南门药市》 宋·田况

    岷峨旁礴天西南,灵滋秀气中潜含。
    草木瓌富百药具,山民采捋知辛甘。
    成都府门重阳市,远近凑集争{上齐下贝}欣。
    市人谲狯亦射利,颇觉良恶相追参。

    11 《喜入杉岭》 宋·李吕

    行尽山岭头,欢喜入乡关。
    忆昨冒雨去,寒涩亦多端。
    处登粮纲船,出入狗窦宽。
    水涨泊无岸,水落浅凑滩。

    12 《可举长老退休于西山庵赋西山好以送之》 宋·陈著

    西山好,西山好,天开画阁胜蓬岛。
    千峰尽头地脉舒,万顷如掌湖光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