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期的诗词(1575首)

  • 981 《和成上人》 宋·宋祁

    西山有尊者,秀出于稻麻。
    遍参居第一,诸佛素所嗟。
    锡声来赤县,被祴垂青霞。
    流出一切妙,普见大千沙。

    982 《送蔡元翰贤良昆仲》 宋·宋祁

    美箭出东南,之子裒然秀。
    绰绰令兄弟,茂器偕年就。
    九流无近讨,六艺乃遐究。
    诏书求异等,二惠兹来观。

    983 《送承制刘兼济知原州》 宋·宋祁

    假节分州郡,抡才出将门。
    还提射声旅,并破护羌屯。
    尺诏方临遣,新书得细论。
    旃酋陪猎帐,戍校接欢罇。

    984 《同小姪珪璞溪上汎舟》 宋·宋祁

    出郭晓云霁,泛舟春日迟。
    诗怀随物放,酒面任风吹。
    循岸烦鸥起,看山惜棹移。
    州人轻此乐,赖与汝曹期。

    985 《州举俊民以艺中第为诗驰贺》 宋·宋祁

    曾联郡将署乡书,目见函关卖出符。
    奏颂一挥云落纸,赐袍三浴蕙飘炉。
    高轩并照连乾锦,饮膳分颁萐莆厨。
    病幕日期迎昼绣,尘容甘预弩前驱。

    986 《送段秘丞同理金陵》 宋·宋祁

    赭丹濡笔狱无冤,佐守初依凤沼莲。
    南土出藩申伯宠,辟书为首嗣宗贤。
    蟠龙运厌山围国,燬角宵凉水际天。
    哲辅定知三入相,期君同赴渭滨畋。

    987 《和周廉彦》 宋·张耒

    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
    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绿浮堤。

    988 《石楼》 宋·张耒

    清溪若奔虬,八锁束其颈。
    奔腾去莫脱,摆掣姿骁猛。
    嘈嘈战风霆,万鼓助其劲。
    声驱石崖动,气抱晴日冷。

    989 《八盗》 宋·张耒

    挟弓持矛八人者,暮出永宁循白马。
    袁村饮酒呼主翁,主翁仓皇问以弓。
    朝饭南山民献彘,主人赠刀其姓李。
    道逢两夫捕鹰隼,胁之以威使从己。

    990 《和归去来词》 宋·张耒

    归去来兮,行世不偶予曷归。
    其出无所为喜兮,舍去而何悲。
    眄一世之无与兮,古之人逝莫追。
    求不疚于予义兮,又奚恤余子之是非。

    991 《寄刘伯声》 宋·张耒

    别君几何时,人事浩千万。
    身如张射侯,忧愁剧强箭。
    崎岖走穷县,艰苦君未见。
    未知菽水丰,已感霜露变。

    992 《再寄》 宋·张耒

    宛丘之别今五年,汴上留连才一日。
    残生飘泊客东南,忧患侵陵心若失。
    先生神貌独宛然,但觉岩岩瘦而实。
    有如霜露入秋山,扫除繁蔚峰峦出。

    993 《泊南京登岸有作呈子由子中子敏逸民》 宋·张耒

    客行岁云暮,孤舟冲北风。
    出门何萧条,惊沙吹走蓬。
    北涉濉河水,南望宋王台。
    落叶舞我前,鸣鸟一何哀。

    994 《暮春奉女兄弟集宴堂》 宋·张耒

    晨晖丽花柳,流水滟池塘。
    暮春渐暄燠,华构肃朝凉。
    使君簿领暇,亦复陈壶觞。
    班坐岂异人,骨肉皆欢康。
    遥山出远翠,远水明斜阳。
    欢言不期醉,淡泊味何长。

    995 《愬魃:》 宋·张耒

    帝治下土兮远于民,抚御万方兮周无垠。
    物类亿千兮莽蓁蓁,出入日月兮运星辰。
    广必有容兮潜奸昏,不上愬兮帝曷闻。
    岁庚申兮斗建巳,旬逾十兮雨不施。

    996 《二十四诗品》 唐·司空图

    欲反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
    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杯。
    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997 《再答明略二首》 宋·黄庭坚

    廖侯言如不出口,铨量古今胆如斗。
    度越崔张与二班,古风萧萧笔追还。
    前日辞家来射策,声名藉甚诸公间。
    华阴白云锁千嶂,胜日一谈谁能赏。

    998 《赠赵言》 宋·黄庭坚

    饶阳赵方士,眼如九秋鹰。
    学书不成不学剑,心术妙解通神明。
    医如俯身拾地芥,相如仰面观天星。
    自言方术杂鬼怪,万种一贯皆天成。

    999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 宋·黄庭坚

    宫槐弄黄黄,莲叶绿婉婉。
    时同二三友,竹轩凉夏晚。
    驾言都城南,以望征车返。
    何知苦淹回,及此秋景短。

    1000 《寄陈适用》 宋·黄庭坚

    日月如惊鸿,归燕不及社。
    清明气妍暖,亹亹向朱夏。
    轻衣颇宜人,裘褐就椸架。
    已非红紫时,春事归桑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