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击刺的诗词(58首)

  • 21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22 《段太尉逸事状》 唐·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

    叙事赞美写人

    23 《苏秦以连横说秦》 先秦·佚名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古文观止故事写人

    24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25 《争臣论》 唐·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

    26 《六国论》 宋·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议论历史借古讽今

    27 《胠箧》 先秦·庄周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观点

    28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29 《黎女歌》 明·汤显祖

    黎女豪家笄有岁,如期置酒属亲至。
    自持针笔向肌理,刺涅分明极微细。
    点侧虫蛾摺花卉,淡粟青纹绕余地。
    便坐纺织黎锦单,拆杂吴人彩丝致。

    30 《二鬼》 明·刘基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31 《送台倅赵叔明趋朝》 宋·高文虎

    羲轮正弭节,别驾忽扬鞭。
    游从亦雨暑,朋盍知何年。
    欲叙情缱绻,难得形周旋。
    谱系玉为牒,辉华珠在渊。

    32 《送林以乘赴任江西佥宪》 明·蒋山卿

    先帝昔巡幸,小臣同上书。
    事危攀折槛,情切止乘舆。
    未得陈丹悃,空令伏玉除。
    天心那可问,皇怒竟何如。

    33 《瓦亭聊句》 宋·苏舜元

    阴霜策策风呼虓,羌贼胆开凶{左凶右炎}豪。
    赤胶脆折乳马健,汉野秋穟黄云高。
    驱先老尩伏壮黠,裹以山壑鬼莫招。
    烽台屹屹百丈起,但报平安摇桔槔。

    34 《雨中泊太仓州》 明·张金

    太仓城河潮水生,石桥西下官鼓鸣。
    客子思家孤梦远,舟人刺船双橹轻。
    横风倒海浪作势,急雨过山云不行。
    暂时系缆小港口,城门击柝闻初更。

    35 《群珠碎伤吴帅潘元绍众妾作》 元·陈基

    绣纹刺绮春纤长,兰膏鬌鬓琼肌香。
    芳年艳质媚花月,三三两两红鸳鸯。
    翠靴踏云云帖妥,海棠露湿胭脂朵。
    冶情纷作蝶恋春,新曲从翻玉连琐。

    36 《哀江头》 明·何白

    飞云渡口西风急,津吏停桡刺船立。
    始阳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为言阿父守南康,双旌五马烂生光。
    宁知廉吏反成罪,诸孤藐尔身凄凉。

    37 《鸿门会》 明·沈愚

    天柱崩摧地维裂,日月无光乌兔缺。
    撞钟击鼓海扬尘,刺豹捶牛饮生血。
    磨牙猰貐争雌雄,横眉炙锦眩重瞳。
    芒砀云瑞不改色,座中有客乘飞龙。

    38 《次韵子由送赵?几归觐钱塘遂赴永嘉》 宋·苏轼

    归舟转河曲,稍见楚山苍。
    候吏来迎客,吴音已带乡。
    言従谢康乐,先献鲁灵光。
    已击三千里,何须四十强。

    39 《赠眼医王生彦若》 宋·苏轼

    针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
    间关络脉中,性命寄毛粟。
    而况清净眼,内景含天烛。
    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

    40 《赠眼医天彦若》 宋·苏轼

    鍼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
    间关脉络中,性命寄毛粟。
    而况清净眼,内景含天烛。
    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