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击石波的诗词(93首)

  • 1 《灵壁石歌为方岩王侍郎作》 宋·戴复古

    灵壁一峰天下奇,体势雄伟身巍巍,巨灵怒拗天柱掷。
    平地苍龙骧首尾,两片黑云腰夹之。

    2 《石钟山记》 宋·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古文观止纪游写景写山

    3 《太湖石歌》 唐·吴融

    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
    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
    初疑朝家正人立,又如战士方狙击。

    4 《刘伯诚见惠仆所作中山杂咏石刻》 宋·宋祁

    衣冠昔奔波,晋社亦中徙。
    水府拥宫阙,六姓传剑玺。
    名卿入理窟,黔首多兵死。
    真人划墉障,六合如平砥。

    5 《姑苏杂咏 太湖石》 明·高启

    没人采石山根渊,投身不试饥蛟涎。
    冯夷不解护潜宝,几片捧出如青莲。
    寒姿本是湖水骨,波涛潄击应千年。
    初疑鬼怪离洞府,珊瑚铁网相钩连。

    6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唐·刘禹锡

    震泽生奇石,沉潜得地灵。
    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
    发自江湖国,来荣卿相庭。
    从风夏云势,上汉古查形。

    7 《东山瀑布》 唐·方干

    遥夜看来疑月照,平明失去被云迷。
    挂岩远势穿松岛,击石残声注稻畦。
    素色喷成三伏雪,馀波流作万年溪。
    不缘真宰能开决,应向前山杂淤泥。

    8 《石翁见寄次韵》 明·庄昶

    万里长风击楫歌,了无此梦挂烟萝。
    溪山到脚长嫌少,车马临门不爱多。
    瓢挂村梢风淅历,鹤巢松盖梦蹉跎。
    一声引子《渔家傲》,两两三三唱隔波。

    9 《寿安宣相》 宋·吴泳

    磊落堪舆气,峥嵘社稷身。
    地倾曾镇静,天造要经纶。
    仓首怀公辅,中原仗老臣。
    纶扬申命宠,渥照午桥新。

    10 《次韵许瑞石送邵容斋见寄》 宋·方回

    款段余生谢伏波,咏归心事竟云何。
    藕花又趁榴花发,诗债仍兼酒债多。
    击壤先生黄色论,卖薪老子翠微歌。
    吾侪胸次元相似,谁道金章胜钓蓑。

    11 《七发》 两汉·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辞赋精选写人讽喻

    12 《子虚赋》 两汉·司马相如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
    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
    ”“获多乎?”曰:“少。

    讽谏

    13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14 《高唐赋》 先秦·宋玉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

    辞赋精选爱情神话

    15 《九章之九 悲回风》 先秦·屈原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

    16 《九歌》 先秦·屈原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楚辞祭祀

    17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8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19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20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