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则气的诗词(476首)

  • 161 《杂说一·龙说》 唐·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古文观止议论寓理

    162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
    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古文观止书信议论用人

    163 《祭十二郎文》 唐·韩愈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祭文悼亡

    164 《柳子厚墓志铭》 唐·韩愈

    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

    古文观止墓志铭哀悼赞颂

    165 《驳复仇议》 唐·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古文观止议论

    166 《小石城山记》 唐·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古文观止山水游记咏物抒怀

    167 《待漏院记》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

    古文观止议论

    168 《释秘演诗集序》 宋·欧阳修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古文观止序文

    169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古文观止史论传记序文

    170 《相州昼锦堂记》 宋·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

    古文观止赞颂写人

    171 《心术》 宋·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古文观止议论用兵

    172 《留侯论》 宋·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散文

    173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古文观止碑文赞颂写人

    174 《三槐堂铭》 宋·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
    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古文观止赞颂写人

    175 《上枢密韩太尉书》 宋·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古文观止书信

    176 《送天台陈庭学序》 明·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
    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

    古文观止送别劝勉赠序

    177 《阅江楼记》 明·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
    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
    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
    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

    古文观止赞颂

    178 《豫让论》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古文观止史论写人

    179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 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 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古文观止议论劝慰书信

    180 《五人墓碑记》 明·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赞颂写人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