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用的诗词(58首)

  • 1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唐·李白

    天地为橐籥,周流行太易。
    造化合元符,交媾腾精魄。
    自然成妙用,孰知其指的。
    罗络四季间,绵微无一隙。

    边塞写景

    2 《水调歌头(和赵用锡)》 宋·陈亮

    事业随人品,今古几麾旌。
    向来谋国,万事尽出汝书生。
    安识鲲鹏变化,九万里风在下,如许上南溟。
    斥鷃旁边笑,河汉一头倾。

    3 《苏武慢·创建灵坛》 元·冯尊师

    创建灵坛,初修丹灶,保养太和真命。
    风上虎啸,火起龙腾,燮理要依时令。
    金木交并,斗觉天关,旋绕涤除心径。
    睹玄珠一粒、流霞闪烁,送归金鼎。

    4 《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宋·郏亶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5 《归来二首儿子创小楼以安老首》 宋·戴复古

    老去知无用,归来得自如。
    几年眠客舍,今日爱吾庐。
    处世无长策,闲时读故书。
    但能营一饱,浑莫问其馀。

    6 《东堂初寒创意作竹屏障门屏脚偶得朽梅枝截用》 宋·张耒

    丈室新屏用此君,碧琅玕插古槎根。
    白云一片当空下,护此寒堂宴坐人。

    7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宋·吴潜

    平生惯作牧民官,不作朱幡画戟看。
    惟有寸心存恻隐,谁怜只手补创残。
    树蔬人要畦畦润,种麦农便陇陇乾。
    乍雨乍晴都恰好,老天谁道叫呼难。

    8 《创木行》 宋·马廷鸾

    矫首昂霄上,刳心泣露余。
    高门封植旧,暴客斧斤初。
    斲作有瑕玉,创为无用樗。
    终当宿威凤,勿为汝欷歔。

    9 《用元韵答清老》 宋·王炎

    篆车创始自稚轮,筦簟从初但蒲稿。
    诗到晚唐非不佳,少似国风能理到。
    嗟予耄矣弃颍泓,卧病终年长却扫。
    客无脱屦一榻悬,人不到门群雀噪。

    10 《游保宁院练光亭同丘程凌林四君分题用业字韵》 宋·苏颂

    寺本梁瓦棺,地临吴建业。
    何人构虚亭,胜概压危堞。
    岩扃豁常开,江练静相协。
    洪涛虽震腾,迅流终妥帖。

    11 《南山诗》 唐·韩愈

    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写山

    12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3 《仙掌铭》 唐·独孤及

    阴阳开阖,元气变化,泄为百川,凝为崇山,山川之作,与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灵赑屃,攘臂其间,左排首阳,右拓太华,绝地轴使中裂,坼山脊为两道,然后导河而东,俾无有害,留此巨迹于峰之巅。
    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及以为学者拘其一域,则惑于余方。

    14 《念奴娇》 宋·程大昌

    虚辱,次韵为谢
    海角怀人,长误喜、簌簌敲帘风竹。
    命驾翩然,谁信道、不怕溪山回曲。
    榻拂凝尘,香笼清宴,尘柄从挥玉。

    15 《放歌》 清·柳亚子

    天地太无情,日月何无光?
    浮云西北来,随风作低昂。
    我生胡不辰,丁斯老大邦。
    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婉约春天写景抒怀

    16 《前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励志劝勉

    17 《襄王不许请隧》 先秦·佚名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
    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祇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今天降祸灾於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古文观止劝告寓理

    18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9 《后出师表》 魏晋·诸葛亮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观止

    20 《刑赏忠厚之至论》 宋·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古文观止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