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削正的诗词(128首)

  • 41 《大酺(感春)》 宋·赵文

    正宝香残,重帘静,飞鸟时惊花铎。
    沈思前梦去,有当时老泪,欲弹还阁。
    太一宫墙,菩提寺路,谁管纷纷开落。
    心情浑何似,似琵琶马上,晓寒沙漠。

    宗教劝善

    42 《贺新郎(冰箸)》 宋·黄子行

    开遍寒梅萼。
    正东皇、排酥砌玉,幻成楼阁。
    十万琼琚仙女队,来趁春光游乐。
    向醉里、玉簪轻落。

    43 《即目·万笏尖中路》 清·林则徐

    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
    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得名。

    杂诗

    44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汉·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高中文言文乐府民谣写人爱情

    45 《过秦论》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

    46 《齐宣王见颜斶/颜斶说齐王》 先秦·佚名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

    古文观止对话劝谏

    47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48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49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50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51 《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宋·梅尧臣

    大梁有公子,洛阳有游侠。
    昔时意气相凭陵,不问兴亡事栽插。
    栽红插绿斗青春,春风与开春雨飒。
    两都富贵不相殊,走马寻芳何合杂。

    52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53 《封建论》 唐·柳宗元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论述政治

    54 《予奉诏总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实与纂修寻以病归》 明·宋濂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
    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
    欲尽王霸言,自寅直窥酉。
    于时有操君,许子乃其友。

    55 《孔雀东南飞》 两汉·汉无名氏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

    56 《满江红 廉野云左揆求赋南园 庆云都城善》 元·姚燧

    面势林塘,紧横睫、觚棱如削。
    还更比、城南韦杜,去天盈握。
    便有名园能甲乙,他山**先尊岳。
    甚一花一石,总都将平泉学。

    57 《游峨眉十一首》 宋·冯时行

    岩峦皆创见,草木半无名。
    翠削山山玉,光摇树树琼。
    岭云随客袂,谷响答僧行。
    清绝浑无寐,空山月正明。

    58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卫衔石飞。
    朝见精卫飞,暮见精卫飞。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59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宋·刘黻

    书法严贬褒,明辨邪正要。
    寒暑自迭禅,日星常与存。
    浮云岂不翳,昭晰谁其昏。
    笔削匪烂报,执拗开乱原。

    60 《醉义歌》 金朝·寺公大师

    晓来雨霁日苍凉,枕帏摇曳西风香。
    困眠未足正展转,儿童来报今重阳。
    吟儿苍苍浑塞色,客怀衮衮皆吾乡。
    敛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载空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