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匡改的诗词(16首)

  • 1 《幸武功庆善宫》 唐·李世民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
    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2 《舞曲歌辞·功成庆善乐舞词》 唐·佚名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
    粤余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3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唐·柳宗元

    知命儒为贵,时中圣所臧。
    处心齐宠辱,遇物任行藏。
    关识新安地,封传临晋乡。
    挺生推豹蔚,遐步仰龙骧。

    4 《酬乐天闻新蝉见赠》 唐·刘禹锡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
    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
    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
    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5 《醉中赠崔膺》 唐·李涉

    与君兄弟匡岭故,与君相逢扬子渡。
    白浪南分吴塞云,绿杨深入隋宫路。
    隋家文物今虽改,舞馆歌台基尚在。

    6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唐·韦庄

    祸乱天心厌,流离客思伤。
    有家抛上国,无罪谪遐方。
    负笈将辞越,扬帆欲泛湘。
    避时难驻足,感事易回肠。

    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8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9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10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1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2 《壬辰书事赠别钟淑濂张伯任》 明·冯琦

    世事亦何常,惨舒递相荡。
    今日非昨日,回首一惆怅。
    圣人久在宥,君子始用壮。
    漫同贾生哭,实恃汉文量。

    13 《次韵和石末公春雨见寄》 明·刘基

    愁阴沴阳景,孟春犹苦寒。
    腾云涌岩岫,落雪蔽江干。
    街衢溢潢潦,井谷生狂澜。
    误疑蛙黾窟,中有蛟龙蟠。

    14 《西堂假山》 宋·孔武仲

    范蠡不归吴,鲁连东泛海。
    当其纵目时,长有青山在。
    我今囚一官,宅舍不容改。
    尘嚣日侵陵,视听乏爽垲。

    15 《普月新寮》 宋·李处权

    百年均梦幻,俯仰在一室。
    况乃物外人,身闲有余力。
    朝来忽改作,轩牖开虚寂。
    匡床竹火炉,棐几贝叶帙。
    清风常入座,飞尘不霑席。
    煮茗焚香净扫除,賸种松杉障西日。

    16 《上浙东帅王尚书》 宋·曾丰

    太古牺娲氏,创为琴与笙。
    氤氲弸混沌,噢咻擘冥茎。
    合气归三律,分音丽五行。
    未歌先协律,无韵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