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匿怨的诗词(15首)

  • 1 《句》 宋·吴沆

    圣主思文德,元臣献武功。
    一言深悟主,五利且和戎。
    ……天地包羞日,山河匿怨中。
    ……儒生别有泪,不是哭途穷。

    2 《行妇怨次李编校韵》 宋·戴表元

    赤城岩邑今穷边,路傍死者相枕眠。
    惟余妇女收不杀,马上娉婷多少年。
    蓬头垢面谁氏子,放声独哭哀闻天。
    传闻门阀甚辉赫,谁家避匿山南巅。

    3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 唐·沈佺期

    嘉树满中园,氛氲罗秀色。
    不见仙山云,倚琴空太息。
    沉思若在梦,缄怨似无忆。
    青春坐南移,白日忽西匿。
    蛾眉返清镜,闺中不相识。

    4 《冯燕歌(一作沈下贤诗)》 唐·司空图

    魏中义士有冯燕,游侠幽并最少年。
    避仇偶作滑台客,嘶风跃马来翩翩。
    此时恰遇莺花月,堤上轩车昼不绝。

    5 《蚊对》 明·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

    辞赋精选讽刺

    6 《赠白马王彪·并序》 魏晋·曹植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抒情长诗离别亲情悼念

    7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8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

    9 《七谏》 两汉·东方朔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楚辞

    10 《魏公子列传》 两汉·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赞颂写人传记

    11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2 《恨赋》 南北朝·江淹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
    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
    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

    哀伤幽怨遗恨

    13 《赠白马王彪》 魏晋·曹植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

    14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15 《折齿歌》 宋·罗椅

    春衫未成锦机语,棠棣半花凤一羽。
    象床雪综小龙梭,细穴银光吐冰缕。
    西邻郎君东海归,芙蓉露白杏雨肥。
    十二栏边说幽怨,劝织南浦双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