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升引的诗词(169首)

  • 81 《采莲舞》 宋·史浩

    清奏当筵,治世之音安以乐。
    霞舒绛彩,玉照铅华。
    玲珑环佩之声,绰约神仙之伍。
    朝回金阙,宴集瑶池。

    82 《柘枝舞》 宋·史浩

    竹,闲六律以皆调;D86A亻末兜离,贺四夷之率伏。
    请翻妙舞,来奉多欢。
    鼓吹连催,柘枝入队。
    念了,后行吹引子半段入场,连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舞。

    83 《渔父舞》 宋·史浩

    不是神仙那得到。
    万顷澄波舞镜鸾,千寻叠嶂环旌蚕。
    光天圆玉夜长清,衬地湿红朝不扫。
    宾主相逢欲尽欢,升平一曲渔家傲。

    84 《宝鼎现》 宋·史浩

    乐府多传之。
    惜其止叙藩方宴游之盛,而不及皇都。
    真隐居士用韵以补其遗。
    霞霄丹阙,瑞霭佳气,青葱如绮。

    85 《水调歌头(上元郡集)》 宋·毛幵

    春意满南国,花动雪明楼。
    千坊万井,此时灯火隘追游。
    十里寒星相照,一轮明月斜挂,缥缈映红球。
    共嬉不禁夜,光彩遍飞浮。

    86 《减字木兰花》 宋·沈瀛

    气升气止。
    引得丹元童子喜。
    耳里闻风。
    知是泥丸一窍通。
    危楼宴酒。
    不觉黄芽生蕊寿。
    芽长如何。
    只觉金花罩体多。

    87 《乐语》 宋·王义山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
    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
    颂声交作,协气横流。
    与天同心,为民立命。

    88 《望江南》 宋·净圆

    西方好,我佛大慈悲。
    但具三心圆十念,即登九品越三祇。
    神力不思议。
    临执尽,接引定无疑。

    题画咏物

    89 《风瀑竹(元宵)》 宋·牟子才

    阁住杏花雨。
    便新晴、等间勾引,香车成雾。
    璧月光中箫凤远,袅袅馀音如缕。
    诮一似、君仙府。

    90 《倾杯(丁亥自寿)》 宋·程必

    銮殿秋深,玉堂宵永,千门人静。
    问天上、西风几度,金盘光满,露浓银井。
    碧云下双鸾影。
    迤_笙歌近笑语,群仙隐隐。

    咏物写花

    91 《王勃故事》 宋·宋祁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小学文言文故事赞美写人

    92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中秋节游仙抒怀

    93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94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95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96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97 《和谢舍人洊震》 宋·梅尧臣

    盛夏万物当长养,骄阳不雨谁为忧。
    天无纤云野赬色,草木焦卷如经秋。
    南阳太守自引咎,不以天时为怨尤。
    斋精洁虑祠望内,僚属奔从无停輈。

    98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99 《观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100 《拟古》 宋·沈与求

    日月双高悬,朝昏自升沉。
    有如转辘轳,引絙环相寻。
    而我生其间,所阅几古今。
    尔来三十年,又作裘氏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