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巧的诗词(258首)

  • 81 《早梅芳近》 宋·李德载

    深院静,小阑傍。
    标致不寻常。
    尽他桃杏占风光。
    谁敢斗新妆。
    玉堂中,梁苑里。
    休把雪来轻比。
    莫吹长笛巧摧残。
    留取月中看。

    寒食节风俗写景

    82 《鹊桥仙》 宋·刘望之

    只应将巧畀人间,定却向、人间乞取。

    83 《鹊桥仙》 宋·刘望之

    只应将巧畀人间,定却向、人间乞取。

    84 《西江月(蜡梅)》 宋·李洤

    可是江梅开晚,从教蜡雪来迟。
    此花清绝胜南枝。
    搀过春风第一。
    蘸蜡女工斗巧,涂黄汉额偏宜。
    □腮相倚并开时。
    认取东君深意。

    写景饮酒抒情

    85 《朝中措(建康大雪,戏呈母舅晁留守)》 宋·侯置

    漏云初见六花开。
    惊巧妒江梅。
    飘洒元戎小队,玉妆旌旆归来。
    恩同化手,春回陇亩,欢到尊_。
    记取明朝登览,绿漪惟有秦淮。

    86 《朝中措(建康大雪,戏呈母舅晁留守)》 宋·侯置

    漏云初见六花开。
    惊巧妒江梅。
    飘洒元戎小队,玉妆旌旆归来。
    恩同化手,春回陇亩,欢到尊_。
    记取明朝登览,绿漪惟有秦淮。

    87 《水调歌头》 宋·曹遇

    造物巧能赋,新腊报花期。
    江梅清瘦、只是洁白逞芳姿。
    我欲超群绝类,故学仙家繁杏,农艳映横枝。
    朱粉腻香脸,酒晕著冰肌。

    寒食节伤春岁月

    88 《论诗五首》 清·赵翼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婉约惜春人生哲理

    89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宋·梅尧臣

    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送别友情写人忧国忧民

    90 《进学解》 唐·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古文观止劝学抒怀怀才不遇

    91 《上书谏猎》 两汉·司马相如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
    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尽为难矣。
    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古文观止狩猎劝谏公文

    92 《钴鉧潭西小丘记》 唐·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古文观止山水游记咏物寓人抒愤

    93 《待漏院记》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

    古文观止议论

    94 《棘刺雕猴》 先秦·韩非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
    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
    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
    ”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

    哲理故事

    95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96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

    97 《七谏》 两汉·东方朔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楚辞

    98 《拟孙权答曹操书》 宋·苏轼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
    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

    书信

    99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00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