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记号的诗词(21首)

  • 1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辞赋精选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宴饮山水抒情

    2 《随园记》 清·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
    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
    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
    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

    辞赋精选

    3 《丙午中秋与余左司王山人高记室同过张文学宅》 明·徐贲

    商飙吹秋天如蓝,出户圆月生东南。
    众星次第敛芒角,独有桂影垂毵毵。
    澄光无私照应遍,不间污泽兼清潭。
    冰轮轧轧上银汉,玉龙左右驾两骖。

    4 《指南录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爱国抒情议论

    5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6 《七发》 两汉·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辞赋精选写人讽喻

    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8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9 《七言》 唐·吕岩

    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
    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
    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写景友情思念

    10 《子虚赋》 两汉·司马相如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
    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
    ”“获多乎?”曰:“少。

    讽谏

    11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2 《拟孙权答曹操书》 宋·苏轼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
    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

    书信

    13 《次李信州七十韵》 宋·华岳

    挺挺万人杰,堂堂间世贤。
    胸中兵十万,足下客三千。
    扬赋希三叹,坡诗和百篇。
    锦囊华似衮,采笔大如椽。

    14 《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 宋·朱槔

    漫郎古邑埋蒿莱,五柳合抱何人栽。
    浯溪未作天宝颂,爽气已压南昌梅。
    苏公邓公先后到,一时玉立高嵬嵬。
    扁舟载酒渡江水,千山软翠昏楼台。

    15 《仙都山》 宋·丁宣

    世上洞天三十六,缙云第二十九区。
    古木参天架云屋,总真灵迹号仙都。
    独峰壁立三千尺,凌空耸翠屹然孤。
    仰瞻绝顶烟岚际,曾开菡萏名鼎湖。

    16 《代胡仓过圣德惠民诗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汤忽旱年。
    人知圣虑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饥荒后,长沙富庶全。
    纪年四十载,斗米二三钱。

    17 《纪梦》 宋·郑若冲

    包抱乾坤一环堵,拍手千门辉藻黼。
    编茅何事傍云根,川观岩居天固予。
    忆昔卧病岁壬午,梦行涧石憩衡宇。
    常充达庵表其门,大楷金书爰仰睹。

    18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 宋·苏轼

    清溪到山尽,飞路盘空小。
    红亭与白塔,隐见乔木杪。
    中休得小庵,孤绝寄云表。
    洞庭在北户,云水天渺渺。

    19 《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 宋·张耒

    战国韩余壤,王畿汉旧京。
    南围山峙秀,东泛洛浮清。
    女几荒遗庙,宜阳认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战有榛荆。

    20 《游空山》 宋·王灼

    阅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马缘山腹。
    古柏屹如苍龙起,绝磴盘作长蛇曲。
    气力已惫意未歇,市声不到境尤肃。
    款门径谒紫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