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指南录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爱国抒情议论
3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5
《送石昌言使北引》 宋·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
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
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
离别序文
7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8
《次韵杨宰食蟹》 宋·陈造
长翁服食僧样清,灌园得闲收落英。
壮岁颇营口腹事,冈有罝罟梁有罾。
大胾每快屠门嚼,美酒惯陪豪士倾。
酒边最爱无长叟,坐隅未揖先风生。
9
《讯囚》 宋·唐庚
参军坐厅事,据案嚼齿牙。
引囚到庭下,囚口争喧哗。
参军气益振,声厉语更切:
“自古官中财,一一民膏血。
10
《杂诗(二首)》 明·徐威
自古天道公,可怨在不言。
日月讳明明,雨露讳欣欣。
霜雪讳惨惨,雷电讳焞々。
唐虞暨周孔,虽作不讳人。
11
《柳宜城鹊巢歌》 唐·顾况
相公宅前杨柳树,野鹊飞来复飞去。
东家斫树枝,西家斫树枝。
东家西家斫树枝,发遣野鹊巢何枝。
相君处分留野鹊,一月生得三个儿。
相君长命复富贵,口舌贫穷徒尔为。
12
《柳宜城鹊巢歌》 唐·顾况
相公宅前杨柳树,野鹊飞来复飞去。
东家斫树枝,西家斫树枝。
东家西家斫树枝,发遣野鹊巢何枝。
相君处分留野鹊,一月生得三个儿。
相君长命复富贵,口舌贫穷徒尔为。
13
《即事》 明·刘基
千林摇落暮天寒,短景经檐岁序残。
口舌得官齐虏易,膏肓致疾上医难。
无根荒蔓风飘急,阅世松乔气厚蟠。
鸿雁随阳经远道,帛书何日到长安?
14
《杂兴》 宋·李新
燔肉苟不至,何暇税冕行。
一日废礼经,不如无此生。
相鼠知拱手,寒暑不变更。
威仪特文具,衽席为乱萌。
蔑知圣人意,但以口舌争。
如彼为肉者,死即五鼎烹。
15
《和陈守喜雨诗》 宋·陈元晋
垤鹳无声口舌乾,谁驱雷雨遍千山。
顿苏赤地千里旱,特出黄堂一念间。
泽物功深无德色,丰年愿遂有欢颜。
为霖祗恐思贤佐,千骑东随凤诏还。
17
《游杭州山》 宋·苏轼
山平村坞迷,野寺钟相答。
晚阴云失莽,?一作杪,?落日犹在塔。
行招两社僧,共步青山月。
送客渡石桥,迎客出林樾。
20
《遣舟迎子遹因寄古风十四韵》 宋·陆游
今日坼汝书,一读眼为明,知汝即日归,明当遣舟迎。
想汝片帆东,翩若飞鸿征,薄暮过梅市,咿讴双橹声。
到家亦尚早,城楼初发更。
草草一尊酒,为汝手自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