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玩的诗词(326首)

  • 121 《小重山(烟竹图)》 宋·张炎

    阴过云根冷不移。
    古林疏又密,色依依。
    何须喷饭笑当时。
    B672B552谷,盈尺小鹅溪。
    展玩似堪疑。
    楚山从此去,望中迷。
    不知何处倚湘妃。
    空江晚,长笛一声吹。

    122 《蝶恋花(月词)》 宋·黄裳

    伏以合欢开宴,奉乐国之宾朋;对景摅怀,待良时之风月。
    此者偶屈三益,幸逢四并。
    六幕星稀,万棂风细。
    天发金精之含蓄,地扬银色之光华。

    123 《蝶恋花(月词)》 宋·黄裳

    伏以合欢开宴,奉乐国之宾朋;对景摅怀,待良时之风月。
    此者偶屈三益,幸逢四并。
    六幕星稀,万棂风细。
    天发金精之含蓄,地扬银色之光华。

    离别相思爱情

    124 《念奴娇(武夷咏梅)》 宋·刘清夫

    乱山深处,见寒梅一朵,皎然如雪。
    的皪妍姿羞半吐,斜映小窗幽绝。
    玉染香腮,酥凝冷艳、容态天然别。
    故人虽远,对花谁肯轻折。

    125 《李贺小传》 唐·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高中文言文传记

    126 《子产论政宽猛》 先秦·左丘明

    郑子产有疾。
    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古文观止写人外交哲理

    12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28 《待漏院记》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

    古文观止议论

    129 《黄州快哉亭记》 宋·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古文观止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散文

    130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地名写景哲理

    131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132 《哀时命》 先秦·庄忌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与期。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
    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

    楚辞

    133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134 《促织》 清·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高中文言文叙事小说抒怀愤懑

    135 《爱日斋》 元·孙华孙

    曹宗儒讲学之室去日诚可惜,来日还可爱。
    耀灵如转丸,今昨忽相代。
    粤从识日来,旦莫几明晦。
    去来与来去,岁月不我贷。

    136 《悼内十一首》 明·于谦

    垂老光阴两鬓皤,细君弃我竟如何!
    夫妻一旦世缘尽,儿女百年恩爱多。
    小阁空悬台上镜,春衣谁试箧中罗。
    客边闻讣肠先断,泪落西风鼓缶歌。

    婉约写景抒怀

    137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38 《百丈山记》 宋·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
    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
    石梁跨于其上。

    游记写景山水

    139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宋·梅尧臣

    吴夫,佩银龟。
    乘天马,索怪奇。
    忽得虢略一片石,其中白色圆如规。
    又有树与乌,画手虽妙何能为。

    140 《谏迎佛骨表》 唐·韩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
    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
    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
    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

    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