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和居厚弟一首》 宋·刘克庄
处处笙歌杂诵谣,盍簪一笑共今宵。
宛然上齿尊三老,非若班廷序百僚。
乡饮讵宜先仗出,虞人不必以弓招。
明时各适鸢鱼性,在野尤和似在朝。
28
《答葛公绰求猿》 宋·蔡襄
子求穉猿书至闽,我说猿意持赠君。
吾州四面列岩巘,钜木轇葛凌氛氲。
结窠栽槛走疾置,十日可置澄江濆。
嗟邻庶品各有性,拘忧适喜无间分。
32
《和董伯玉韵》 宋·吴芾
野性躯閒昼掩扉,坐看斜日上书帷。
不妨挟册从吾好,亦学吹竽笑昨痴。
鬓发星星行且老,胸襟碌碌苦亡奇。
与君正欲论心事,又恐分携各一涯。
33
《觉华山居三首》 宋·仲并
竟日人声断,空山一二家。
犹怜中夜雨,不碍晓来花。
健饭蔬如肉,冲寒酒当茶。
飞潜各有性,贫乐付天涯。
35
《火合创壁厨》 宋·姜特立
壁厨殊易成,制度亦敬简。
二边各一柱,四齿横两板。
重重叠书册,造次可抽拣。
犹胜堆案头,儿女恣翻混。
邺侯悬牙签,况复余性懒。
聊欲备阙遗,时时遮老眼。
36
《鲁墟行》 宋·苏泂
今兹水用事,檐雨四十日。
祷祈遍群望,鱼解入家宅。
小民例煎迫,在在绝粒食。
圣人制邦国,休养觊生活。
38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39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