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其言的诗词(432首)

  • 1 《祭鳄鱼文》 唐·韩愈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
    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古文观止檄文

    2 《圬者王承福传》 唐·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
    问之,王其姓。

    古文观止议论规劝

    3 《宰予昼寝》 唐·佚名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第五》

    哲理故事

    4 《七哀诗三首·其一》 魏晋·王粲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古诗三百首叙事抒情

    5 《人有亡斧者》 先秦·吕不韦 撰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
    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窃斧也;听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
    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其行动、颜色、动作皆无似窃斧者也。

    小学文言文寓理故事

    6 《曾郎元矩见过逾月听其言久而不厌追感平昔为》 宋·苏辙

    胄子相从得佳婿,掖垣同直喜良朋。
    交情不意隔生死,世事休论有废兴。
    宿草芊锦泪入土,故琴牢落恨填膺。
    远来似觉清谈胜,试问传家今几灯。

    7 《记梦》 唐·韩愈

    夜梦神官与我言,罗缕道妙角与根。
    挈携陬维口澜翻,百二十刻须臾间。
    听其言未云足,舍我先度横山腹。

    8 《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 宋·欧阳修

    李师琴纹如卧蛇,一弹使我三咨嗟。
    五音商羽主肃杀,飒飒坐上风吹沙。
    忽然黄锺回暖律,当冬草木皆萌芽。
    郡斋日午公事退,荒凉树石相交加。

    9 《荆门行》 宋·赵汝鐩

    去年曾问荆门途,鸡鸣狗吠民耕锄。
    摇鞭重来意惨澹,前日井邑今丘墟。
    云昏雨涩草堆碧,四野荒荒人迹疏。
    深山扶携皆露处,骨肉荡没况室庐。

    10 《翁仁山受恩归以诗相访因次其韵》 宋·刘子翚

    寒阶响叶终日静,剥啄欣闻人叩关。
    一听清言风洒座,几回幽梦月沈山。
    遗珠未许留沧海,老骥终闻在六闲。
    献策明光岂无用,人心久矣厌多艰。

    11 《朱文公》 宋·陈普

    尝思紫阳翁,功德不下禹。
    平生五人伦。
    叔世一天柱。
    海岳久亭毓,二仪厚付与。

    12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3 《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乐府写人愤懑

    14 《争臣论》 唐·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

    15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16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17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8 《段太尉逸事状》 唐·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

    叙事赞美写人

    19 《尚德缓刑书》 两汉·路温舒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
    路温舒呈上奏书,奏书说: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其辞曰:“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

    古文观止讽刺

    20 《原道》 唐·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古文观止推崇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