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45
《大哀洲》 宋·毕田
玉辇南巡去不还,翠娥望断楚云间。
波寒剩寫哀弦怨,露冷偏滋泪篠斑。
一水盈盈伤远目,九峰(左山右双)(左山右双)惨愁颜。
荒洲千古凄凉地,半掩空祠向暮山。
47
《哀王十三都官》 宋·刘敞
把臂犹昨日,如何长不归。
宾天亦有似,招隐固疑非。
玉折谢庭树,采余莱子衣。
永怀想平昔,涕下不能挥。
49
《哀魏方泉》 宋·武衍
诏下催归觐,人传便尹京。
班才联从橐,庭忽舞铭旌。
玉树悲中折,金丹圣莫生,泽多唯乳子,天道若无情。
52
《哀三城》 宋·释居简
岁逢虎牛祸折萌,荡荡蜀道犹可评。
嗾奸反正善其计,振槁拉枯徒匀勸。
初虽覆杯可撲减,终焉决海难为平。
智人三尺眼前暗,明玉一玷磨弗晶。
53
《玉华山》 宋·张峋
玉华山谁穷远近,百里回旋势方尽。
削成苍玉倚青天,气象轩轩独奇俊。
黄河哮顑摧昆仑,一峰飘落如龙蹲。
白云低垂半岩腹,茫茫日轮平地奔。
54
《抚玉镜》 明·葛高行文
抚玉镜之纤尘兮,光皎皎而虚明。
睹此物之神圣兮,不淑见而心惊。
始自轩辕之时兮,含碧水之青莹。
悲朱颜其易改兮,惟寸心之不更。
57
《追次杨铁崖题顾仲瑛玉山草堂春夜乐韵》 明·赵宜生
画堂烛影摇春红,锦衣公子新乘龙。
朱弦初障黄蜂蜡,弹破桃花红指甲。
玉脂泣釜鸣雁烹,鹿臡马乳开瓶罂。
众宾笑接杯流行,春风吹动双垂缨。
哀弦要眇惊促柱,短曲新歌送宾主。
拍手催欢小娃舞,偷看梨花带春雨。
58
《蔡氏哀词》 宋·秦观
惟夫人之高谊兮,真一时之女英。
既富有此好德兮,又申之以令仪。
带幽蕙之缥缈兮,佩明月之陆离。
人自操舍之不一兮,雅独取善以自持。
59
《和王忠玉提刑》 宋·秦观
嵩峰何其高,峰高气尤清。
念昔秋欲老,从公峰下行。
古木上参天,哀禽报新晴。
修涂云外转,槁叶风中零。
60
《章靖冯公哀词》 宋·宋祁
读易三编断,当朝万事知。
由来不语怪,何意遂无儿。
酒德欢长绝,书林藁尚遗。
异时逢玉尺,方为阮咸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