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蝶恋花》 宋·赵令
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亦止兹寺。
崔氏妇郑女也。
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
是岁,丁文雅不善于军,军人因丧而扰,大掠蒲人。
123
《虞美人(赠李士美)》 宋·王安中
清商初入昭华琯。
宫叶秋声满。
草麻初罢月婵娟。
想见明朝喜色、动天颜。
持杯满劝龙头客。
荣遇时方得。
词源三峡泻瞿塘。
便是醉中宣去、也无妨。
127
《霓裳中序第一》 宋·姜夔
香。
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
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
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
131
《水龙吟》 宋·刘克庄
病夫鬓秃颜苍,不堪持向清溪照。
一生枘凿,壮夫瞋懦,通人嫌拗。
让当行家,勒浯西颂,草淮南诏。
幸脱离沮洳,浮游江海,悠然逝、毋吞钓。
132
《风入松》 宋·李鼐
翠烟笼日上花梢。
花外楼高。
海犀不动帘栊静,书长人懒莺娇。
宝篆浓薰沉水,清商低按擅槽。
画堂深处燕蟠桃。
亲见仙曹。
雾鬟不改朱颜好,年年长被春饶。
一品疏封它日,十分沉醉今朝。
写景思乡归隐
138
《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写人美人
139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40
《运命论》 魏晋·李康
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
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忧思感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