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送王龙图守荆南》 宋·王安石
壮志高才偃一藩,更嗟贤路此时难。
长幡欲动何妨屈,老骥能行岂易闲。
沙市放船寒月日,渚宫留御古苔斑。
知公未厌还随诏,归看功名重太山。
2
《哭公孙子正》 宋·宋祁
穷愁四十鬓华侵,肘卧垂杨感慨深。
遗墨未乾园令札,悲弦长绝献之琴。
嗟贤有梦龙占苦,对臆无言鵩坐阴。
三步过车绵酹薄,死生从此隔朋簪。
4
《答张鬷嘏》 宋·李覯
几年江外恣荒唐,偶脱荷衣觇国光。
自是狂言无可择,敢嗟贤路有相妨。
谩将文史为生业,已约渔樵共醉乡。
多谢故人贻绝唱,爰居宁解听铿锵。
11
《代陈均辅赠马则贤》 宋·黄枢
江南星渚山水奇,马家桂子昌于医。
此心契天雄杰者,满轩种杏仁间驰。
身虽如蝉蜕浊世,活人远志传孙枝。
偶同瓜葛花屏下,梅兄樊弟相追随。
12
《悼贤诗》 宋·刘彝
良畴十顷接晴烟,曾假过侯救旱年。
俸麦一车开德济,流民千里荷生全。
人嗟逝水今亡已,俗感遗风尚泣然。
独对老僧谈旧事,斜阳春色漫盈川。
13
《题吴氏四贤堂》 宋·罗鉴
敬斋一则话,传自南轩翁。
于湖金玉之,诸老归下风。
不使掌帝制,嗟哉吾道穷。
遗像今伟然,吾敬司封公。
14
《题贤女祠》 宋·曾原
翻手作云覆手雨,刘翁乃尔女如许。
飘飘上下随春风,妾身肯似章台絮。
门前江水深更深,沈沈此水明妾心。
后来志士为感慨,过此往事成悲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