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器鉴的诗词(39首)

  • 1 《恭鉴二禅人干浴镬求颂》 宋·释正觉

    范金为镬沸兰津,分付楞严会上宾。
    妙触宣明渠具眼,纤尘不受我通身。
    投谐冷暖浑忘水,迎合温和似得春。
    炉鞴相催成底器,量吞云梦可斯人。

    2 《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 唐·刘长卿

    与子颇畴昔,常时仰英髦。
    弟兄尽公器,诗赋凌风骚。
    顷者游上国,独能光选曹。
    香名冠二陆,精鉴逢山涛。

    3 《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 唐·刘长卿

    与子颇畴昔,常时仰英髦。
    弟兄尽公器,诗赋凌风骚。
    顷者游上国,独能光选曹。
    香名冠二陆,精鉴逢山涛。

    4 《祭退之》 唐·张籍

    呜呼吏部公,其道诚巍昂。
    生为大贤姿,天使光我唐。
    德义动鬼神,鉴用不可详。
    独得雄直气,发为古文章。

    5 《喜王起侍郎放牒》 唐·张籍

    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
    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
    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
    共贺春司能鉴识,今年定合有公卿。

    婉约地名写景思乡

    6 《遇物感兴因示子弟》 唐·白居易

    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
    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
    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
    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

    7 《泗滨得石磬》 唐·李勋

    浮磬潜清深,依依呈碧浔。
    出水见贞质,在悬含玉音。
    对此喜还叹,几秋还到今。
    器古契良觌,韵和谐宿心。
    何为值明鉴,适得离幽沈。
    自兹入清庙,无复泥沙侵。

    8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9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10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1 《圬者王承福传》 唐·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
    问之,王其姓。

    古文观止议论规劝

    12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宋·苏轼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
    圣明天纵,学问日新。
    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

    古文观止奏议

    13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4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15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6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7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8 《寓兴七首》 宋·魏野

    秦鉴虽至明,不能自照烛。
    楚剑徒云利,翻将自杀戮。
    有国苟失贤,若跣瞽双目。
    况履艰险途,举步成颠覆。
    秦楚昧于斯,宝器徒收畜。

    19 《诫儿侄八百字》 宋·范质

    去上初释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弃如仇。
    适会龙飞庆,王泽天下流。
    尔得六品阶,无乃太为优。

    20 《赠郡纠陈员外》 宋·释长吉

    耿介蕴国器,兹焉纠郡网。
    清规禀诗礼,华阀聊簪裳。
    才刃挺铦利,心鉴涵辉心。
    盘错无以壅,奸邪固难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