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临江仙(太白挂巾手卷)》 宋·张炎
忆得沈香歌断后,深宫客梦迢遥。
研池残墨溅花妖。
青山人独自,早不侣渔樵。
石壁苍寒巾尚挂,松风顶上飘飘。
神仙那肯混尘嚣。
诗魂元在此,空向水中招。
62
《沁园春(寿白侍从八十)》 宋·立齐
表表耆英,松柏贞刚,冰霜洁清。
正持囊紫禁,急流勇退,步角巾绿野,闲处安身。
里社鸡豚,家山猿鹤,物我相忘法从荣。
东溪畔,似非熊尚父,在渭之滨。
63
《过秦论》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
64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焉。
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观止讽刺散文
65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66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71
《忆山送人》 宋·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73
《崇法寺》 宋·韩缜
外闻云际山,中有古招提。
新秋喜远览,锐意穷攀跻。
出郭值微雨,凉风晓萋萋。
陂陀越大岭,沙路净无泥。
74
《相和歌辞·苦寒行》 唐·僧贯休
北风北风,职何严毒,摧壮士心,缩金乌足。
冻云嚣嚣碍雪,一片下不得。
声绕枯桑,根在沙塞。
黄河彻底,顽直到海。
一气搏束,万物无态。
唯有吾庭前杉松树枝,枝枝健在。
75
《钓台》 宋·李廌
钓国固有术,直钩宁漫劳。
吾常鄙龙伯,岂复羡琴高。
濯足风波地,游心虎豹韬。
谁云无是子,天下自嚣嚣。
77
《初夏》 宋·陈纪
梅子黄时雨又晴,春衫未脱暑犹轻。
天横远岫半眉绿,云漏斜阳一眼明。
野树晚风清蝶梦,曲池芳草乱蛙声。
浮生嚣寂何穷已,搔首蓬窗感慨生。
78
《郊行》 宋·蔡士裕
无计远尘嚣,寻幽过野桥。
风刀削林沙,云带束山腰。
水抱孤村过,舟回断岸遥。
几时忘俗虏,来此伴渔樵。
80
《醉义歌》 金朝·寺公大师
晓来雨霁日苍凉,枕帏摇曳西风香。
困眠未足正展转,儿童来报今重阳。
吟儿苍苍浑塞色,客怀衮衮皆吾乡。
敛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载空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