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圣主优的诗词(32首)

  • 1 《病题二首》 唐·徐铉

    性灵慵懒百无能,唯被朝参遣夙兴。
    圣主优容恩未答,丹经疏阔病相陵。
    脾伤对客偏愁酒,眼暗看书每愧灯。

    2 《循省》 宋·郑刚中

    僦居栽竹暮清幽,絷系其如是楚囚。
    高枕亦成惊枕梦,小窗长作客窗愁。
    扪心罪在愚臣戆,肉骨恩归圣主优
    日有省循千点泪,临风分付与江流。

    3 《进学解》 唐·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古文观止劝学抒怀怀才不遇

    4 《洞箫赋》 两汉·王褒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
    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
    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诚可悲乎其不安也。
    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

    辞赋精选音乐

    5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 唐·胡元范

    帝子威仪绝,储妃礼度优。
    叠鼓陪仙观,凝笳翼画輈.
    郁郁神香满,奕奕彩云浮。
    排空列锦罽,腾欢溢皇州。

    春天感伤青春

    6 《元和圣德诗》 唐·韩愈

    皇帝即阼,物无违拒。
    曰旸而旸,曰雨而雨。
    维是元年,有盗在夏。

    7 《秋庭贻马九》 唐·储光羲

    伊昔好观国,自乡西入秦。
    往复万馀里,相逢皆众人。
    大君幸东岳,世哲扈时巡。
    予亦从此去,闲居清洛滨。

    8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未知·张素

    圣主临朝重义门,紫泥旌表不优恩。
    广延墨客收经籍,已见丹朱及子孙。
    池沼宴时花满槛,烟霞吟处酒盈樽。
    清闲官秩清闲景,千户侯封未足伦。

    9 《寒饮御筵口号二首》 宋·司马光

    圣主褒优鼎轴臣,金觞玉醴照青春。
    万家烟火朝来静,九陌风光雨后新。
    高燕翔飞惊紫绶,余花点缀吒朱轮。
    问牛因得观民俗,不独嬉游惜令辰。

    10 《次君畴洪卿韵送宗学赵优奏》 宋·刘克庄

    欲为乾坤扫积阴,万言忠愤上穹临。
    相嗔平地风波恶,主圣如天雨露深。
    葛藟尚为庇根计,戎葵难改向阳心。
    明时安肯寻斤斧,自古高材出邓林。

    11 《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 明·李东阳

    文庙临朝日,英皇复辟年。
    我公台鼎贵,臣职始终全。
    旧锡恩荣榜,仍居侍从员。
    皂囊繁出入,彤陛俨周旋。

    12 《陈情表》 魏晋·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抒情散文

    13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4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15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6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17 《贾谊论》 宋·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壮志难酬

    18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19 《答客难》 两汉·东方朔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辞赋精选怀才不遇

    20 《桐叶封弟辨》 唐·柳宗元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
    ”周公入贺。
    王曰:“戏也。
    ”周公曰:“天子不可戏。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