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垂询的诗词(44首)

  • 1 《张季长学士自兴元遣人来因询梁益间事怅然有》 宋·陆游

    长记残春入蜀时,嘉陵江上雨霏微。
    垂头驴瘦悲铃驮,截道狐奔脱猎围。
    晓度市桥花欲语,晚投山驿石能飞。
    杜鹃言语元无据,悔作东吴万里归。

    2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 宋·司马光

    今秋少雨冬不雪,麦寄浮埃根欲绝。
    圣主焦心闵万民,负扆不怡常膳撤。
    诏书朝下遍九州,岳渎百神俱祷求。
    西都留守虔群命,促驾不敢须臾留。

    3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 唐·沈佺期

    魑魅来相问,君何失帝乡。
    龙钟辞北阙,蹭蹬守南荒。
    览镜怜双鬓,沾衣惜万行。
    抱愁那去国,将老更垂裳。

    4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唐·刘禹锡

    震泽生奇石,沉潜得地灵。
    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
    发自江湖国,来荣卿相庭。
    从风夏云势,上汉古查形。

    5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
    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
    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6 《渡西陵十六韵》 唐·李绅

    雨送奔涛远,风收骇浪平。
    截流张旆影,分岸走鼙声。
    兽逐衔波涌,龟艨喷棹轻。
    海门凝雾暗,江渚湿云横。

    7 《杂讽九首》 唐·陆龟蒙

    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
    人争捩其臂,羿矢亦不中。
    微微待贤禄,一一希入梦。
    纵操上古言,口噤难即贡。

    8 《览古十四首》 唐·吴筠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

    9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10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11 《八声甘州(和张漕进彦)》 宋·王之道

    叹关河在眼、孰雌雄,兴废古犹今。
    问中原何处,黄尘千里,远水平林。
    闻说讴谣思汉,人有望霓心。
    想垂髫戴白,泣涕盈襟。

    12 《倒犯(蓝桥)》 宋·杨泽民

    画舫、并仙舟远窥,黛眉新扫。
    芳容衬缟。
    佳人在、翠帘深窈。
    逡巡遽赠诗语,因询屏帏悄。

    13 《吕相绝秦》 先秦·左丘明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
    无禄,献公即世。
    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

    古文观止写人外交

    14 《亲政篇》 明·王鏊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
    ”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
    ”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
    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古文观止奏议

    15 《九思》 两汉·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忧!
    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楚辞

    16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7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8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9 《颂古一○一首》 宋·释子淳

    垂手还他作者机,寻常语里布钥旗。
    重询拟进归方丈,一句分明更不疑。

    20 《成都书事百韵》 宋·薛田

    混茫丕变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觉锦城销白日,难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烟。
    院锁玉溪留好景,坊题金马促繁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