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境象的诗词(149首)

  • 41 《山居诗二十四首》 唐·贯休

    休话喧哗事事难,山翁只合住深山。
    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
    绿圃空阶云冉冉,异禽灵草水潺潺。

    42 《山中春怀》 唐·齐己

    心魂役役不曾归,万象相牵向极微。
    所得或忧逢郢刃,凡言皆欲夺天机。
    游深晚谷香充鼻,坐苦春松粉满衣。
    何物不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柳树愿望

    43 《七言》 唐·吕岩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
    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44 《敲爻歌》 唐·吕岩

    汉终唐国飘蓬客,所以敲爻不可测。
    纵横逆顺没遮栏,静则无为动是色。
    也饮酒,也食肉,守定胭花断淫欲。

    45 《□□□赵载同游焦湖夜归作》 唐·萧颖士

    □□将泽国,淜腾迎淮甸。
    东江输大江,别流从此县。
    仙尉俯胜境,轻桡恣游衍。
    自公暇有馀,微尚得所愿。

    46 《永嘉经谢公石门山作》 唐·郭密之

    绵境经耳目,未尝旷跻登。
    一窥石门险,再涤心神懵。
    洞壑閟金涧,欹崖盘石楞。
    阴潭下幂幂,秀岭上层层。

    山村写景冬天写雪写风写人

    47 《仙掌铭》 唐·独孤及

    阴阳开阖,元气变化,泄为百川,凝为崇山,山川之作,与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灵赑屃,攘臂其间,左排首阳,右拓太华,绝地轴使中裂,坼山脊为两道,然后导河而东,俾无有害,留此巨迹于峰之巅。
    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及以为学者拘其一域,则惑于余方。

    48 《游虞山记》 清·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
    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
    ”仍未及登。

    辞赋精选状物写景

    49 《法曲(遍第一)》 宋·曹勋

    丽景早春时。
    正花漏初迟。
    东君出震,太和应物,恍惚中立丹基。
    天风卦成随象,记合成□□□□□□□必相契。

    50 《临江仙(倚坐)》 宋·史浩

    绣幕罗裙风冉冉,象床毡幄低垂。
    兽炉香袅锦屏围。
    不贪欹钿枕,偏爱倚花枝。
    软玉红绡轻暖透,温温翠袖扶持。
    正堪安稳坐称时。
    雨云忘峡梦,身境是瑶池。

    51 《白玉楼步虚词》 宋·范成大

    琪树垂珠网,夹阶两旁。
    绿霄之外,周以玉阑,阑外方是碧落。
    阶所接亦玉池,中间涌起玉楼三重,千门万户,无非连璐重璧。
    屋覆金瓦,屋山缀红牙垂榼。

    52 《念奴娇·闹红一舸》 宋·姜夔

    余客武陵。
    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
    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
    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宋词三百首咏物荷花身世追求

    53 《贺新郎(咏雪二首)》 宋·葛长庚

    俯仰天黏水。
    尽□□、山河大地,光涵表里。
    一夜春风搜万象,檐外雨声不已。
    到晓来、六花靡靡。

    54 《木兰花慢(游天师张公洞)》 宋·张炎

    风雷开万象,散天影、入虚坛。
    看峭壁重云,奇峰献玉,光洗琅玕。
    青苔古痕暗裂,映参差、石乳倒悬山。
    那得虚无幻境,元来透彻玄关。

    55 《人间词话七则》 清·王国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写人音乐知音感慨

    56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叙事长诗

    57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58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59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60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