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墨衣的诗词(451首)

  • 121 《摸鱼儿(登凤凰台)》 宋·梁栋

    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
    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
    愁思里。
    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

    景点写景写人抒情

    122 《满江红(税官之扬州任)》 宋·邵桂子

    离却京华,到这里、二千八百。
    穷醋大、齐齐整整,岂无贷揭。
    随地平章花与柳,为天评品风和月。
    只留得、一管钝毛锥,一丸墨。

    123 《玉带生歌并序》 清·朱彝尊

    玉带生,文信国所遗砚也。
    予见之吴下,既摹其铭而装池之,且为之歌曰:玉带生,吾语汝:汝产自端州,汝来自横浦。
    幸免事降表,佥名谢道清,亦不识大都承旨赵孟俯。
    能令信公喜,辟汝置幕府。

    咏物写花品格

    124 《今别离》 清·黄遵宪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别离

    125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宋·姜夔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稿细细激流冰。
    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古诗三百首怀念孤独

    126 《岁暮到家/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古诗三百首游子惭愧

    127 《王勃故事》 宋·宋祁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小学文言文故事赞美写人

    128 《核舟记》 明·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初中文言文咏物赞美技艺

    129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高中文言文楚辞写人爱国励志忧国忧民

    130 《李贺小传》 唐·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高中文言文传记

    131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
    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
    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田园冬天写雪

    132 《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明·徐威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
    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中秋节写景抒怀

    133 《游侠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古文观止游侠传记

    134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35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观止写人品格寓理

    136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焉。
    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观止讽刺散文

    137 《与韩荆州书》 唐·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古文观止荐书

    138 《原道》 唐·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古文观止推崇儒道

    139 《争臣论》 唐·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

    140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古文观止写人怀才不遇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