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壮言的诗词(665首)

  • 201 《烛之武退秦师》 先秦·左丘明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赞美写人谋略

    202 《荆轲刺秦王》 两汉·刘向 编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203 《鸿门宴》 两汉·司马迁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204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205 《咏百八塔》 清·俞益谟

    《阿育王经》言:诸佛灭渡后,昼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数欤。
    然海内郡县所见寥寥,独兹百八聚于一区,厥义未必无谓。
    余生斯长斯,靡所究竟,率成俚句,请质高明。
    百八浮图信异哉,无今无古壮山隈。

    咏物

    206 《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明·徐威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
    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中秋节写景抒怀

    207 《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古文观止送别抒怀序文

    208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209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古文观止史论传记序文

    210 《上梅直讲书》 宋·苏轼

    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
    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
    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古文观止感恩书信

    211 《上枢密韩太尉书》 宋·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古文观止书信

    212 《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
    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
    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古文观止抒怀劝诫赠序

    213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214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

    215 《与陈伯之书》 南北朝·丘迟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
    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
    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
    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

    书信

    216 《伶官传序》 宋·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高中文言文史论序文

    217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218 《勾践灭吴》 先秦·佚名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高中文言文励志历史故事

    219 《项羽之死》 两汉·司马迁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220 《子虚赋》 两汉·司马相如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
    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
    ”“获多乎?”曰:“少。

    讽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