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古寿宫歌》 明·虞淳熙
献陵当年筑寿宫,君王鞭石走石工。
马舆朝来还暮入,往来八骏如回风。
死生昼夜须臾在,霹雳一声辞大内。
遗舄人疑黄帝弓,自敛金衣抟大块。
442
《还山杂咏》 明·湛怀法师
净扫松门坐绿苔,水声逗石响奔雷。
忽惊野鹿驱烟过,又见昏鸦驾日回。
曲木全支衰草住,矮檐半向夕阳开。
山林未乏忘形友,日与孤云自往来。
¤
445
《侠客行》 明·郑善夫
万里金微道,防秋世不同。
秦城时借寇,汉女岁和戎。
落日吹《杨柳》,沙场恨未穷。
莫收张掖北,复失酒泉东。
446
《秋蝉》 明·朱有燉
败柳疏林寄此生,凉时不似热时鸣。
蜕形先觉金风动,轻翼偏嫌玉露清。
抱叶常如经雨态,过枝犹带咽寒声。
桑间此际螵蛸老,游息安闲莫漫惊。
451
《寄卢少卿》 唐·白居易
老诲心不乱,庄诫形太劳。
生命既能保,死籍亦可逃。
嘉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
艳声与丽色,真为伐性刀。
453
《真兴寺阁》 宋·苏轼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
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
457
《破琴诗(并引)》 宋·苏轼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
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
458
《秧马歌(并引)》 宋·苏轼
过庐陵,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谱》。
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有所缺,不谱农器也。
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
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