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孙子的诗词(335首)

  • 1 《谈氏小外孙玉童》 唐·白居易

    外翁七十孙三岁,笑指琴书欲遣传。
    自念老夫今耄矣,因思稚子更茫然。
    中郎馀庆钟羊祜,子幼能文似马迁。
    才与不才争料得,东床空后且娇怜。

    2 《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 宋·苏辙

    西南自是贤俊府,衰老思归谩留许。
    舂禾磨麦非平生,子孙便推我作古。
    贤哉与可诗中杰,笔墨余功散缯楮。
    南阳诸谢世有人,此邦亦自非其土。

    3 《张若虚乃予妻党汤德翁外孙喜其来赋比》 宋·晁公溯

    我昔见德翁,其人直且温。
    共知怀抱清,宜使乡党尊。
    竟无蒲轮召,遂葬蒿里园。
    张子极季发,乃是外诸孙。

    4 《嘲王子夫妇怕冷》 现代·聂绀弩

    塞北逢春不似春,清明过勒雪霏纷。
    丈夫刚胆何寅*,娘子铁腰少欠伸。
    此夜四窗皆白昼。
    全家一炕共奇温。
    无人道是南归好,只道外婆惦外孙。

    5 《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 唐·权德舆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
    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

    6 《寄题永新昊天观贺知宫方外轩》 宋·杨万里

    君家秘监唐诗客,饮中八仙渠第一。
    君家水部晋仙真,曾拜东封玉路尘。
    秪今孙子方外士,羽衣霞佩云为袂。
    月下维山吹凤笙,雾里华阳割龙耳。
    何当踞龟食蛤蜊,大嚼碧藕嬉瑶池。
    若见君家两仙伯,为侬寄声好将息。

    7 《邂逅孙子仪于临安喜而赋诗并怀子进子肃》 宋·赵蕃

    车尘高没人,欲障无能施。
    忽逢故人面,如濯清涟漪。
    客居纵荒凉,聊复具酒卮。
    劳苦数语外,论事仍索诗。
    长年口欲棘,一笑为解颐。
    怀哉二难兄,何由会埙篪。

    8 《喜吉老甥见过》 宋·张耒

    西风吹藜藿,秋色满环堵。
    悲虫语窗月,阴蕊开夕露。
    门闲宾客少,鸟雀任散聚。
    杨甥时过我,论诗朝达暮。

    9 《许子遇示二绝句见索乱道因次韵奉酬》 宋·毛滂

    苦吟正在郊寒处,露草秋虫亦共悲。
    过我聊当煮彭越,不须苦觅外孙词。

    10 《答外孙杨承务》 宋·韩维

    享厚功微每愧颜,辞容聊企汉疏贤。
    居民未睹黄公化,过客空疑绛老年。
    适用每惭龟手伎,全生真赖马蹄篇。
    从今风月知无负,鸭子陂中有钓船。

    11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12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3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唐·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 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 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 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 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
    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

    唐诗三百首妇女舞蹈咏史

    14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先秦·左丘明

    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
    伍举为介。
    将入馆,郑人恶之。
    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古文观止叙事写人

    15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6 《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观止序文

    17 《拟孙权答曹操书》 宋·苏轼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
    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

    书信

    18 《辨奸论》 宋·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

    古文观止议论

    19 《曾国藩诫子书》 清·曾国藩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家训

    20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宋·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议论书法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