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出丧的诗词(118首)

  • 1 《后出师表》 魏晋·诸葛亮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观止

    2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唐·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 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 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 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 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
    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

    唐诗三百首妇女舞蹈咏史

    3 《陈和叔内翰得庄生观鱼图於濠梁出以相示且邀》 宋·苏颂

    公堂四合临中衢,翰林壁挂观鱼图。
    传之近自濠梁客,云是蒙邑先生居。
    先生昔仕楚园吏,傲世不蕲卿大夫。
    逍遥淮上任造适,高岸偶见群鲦鱼。

    4 《甲辰岁张郡伯鄮西如觐京师其母太夫人出中馈》 明·卢柟

    凤历开皇纪,龙池忆紫烟。
    青阳调玉烛,白日转幽天。
    河朔风云会,漳涯气概先。
    诸公梁苑客,明府汉庭铨。

    5 《大同江口舍舟而涂抵樊昌四十里纪实》 明·魏观

    扁舟畏风涛,上马遵大路。
    马喜大路平,骞然欲驰鹜。
    手疲两足痛,纵逸恐颠仆。
    呼奴执其辔,控驭使徐步。

    6 《童谣》 先秦·佚名

    吴王出游观震湖。
    龙威丈人名隐居。
    北上包山入灵墟。
    乃造洞庭窃禹书。
    天帝大文不可舒。
    此文长传六百初。
    今强取出丧国庐。

    古文观止生活哲理

    7 《昨日出城南行》 宋·释文珦

    昨日出城南,战阵如云屯。
    兵刃欲相接,杀气方腾掀。
    黄尘塞天地,日月为之昏。
    壮士仗忠义,不忘丧其元。

    8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唐·贯休

    王室今如毁,仍闻丧我师。
    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
    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9 《壬子八月癸卯大风雨拔木飘瓦通夕不能寐》 宋·陆游

    我昔浮江坐贪快,六十幅蒲船尾挂。
    恶风吹到马当祠,出没蜿蜒舞澎湃。
    舟人失色急倒樯,共上芦湾望祠拜。
    风云昼晦性命忧,更复何心问薪菜。

    10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11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2 《义田记》 宋·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古文观止叙事赞美写人

    13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4 《雨无正》 先秦·佚名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降丧饥馑,斩伐四国。
    旻天疾威,弗虑弗图。
    舍彼有罪,既伏其辜。

    诗经写雨抒情忧国忧民

    15 《辨奸论》 宋·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

    古文观止议论

    16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古文观止碑文赞颂写人

    17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18 《鹦鹉赋》 两汉·祢衡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
    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其辞曰: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
    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

    辞赋精选宴会咏物写鸟

    19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20 《训俭示康》 宋·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家训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