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寄荆娘写真》 唐·李涉
章华台南莎草齐,长河柳色连金堤。
青楼曈曨曙光蚤,梨花满巷莺新啼。
章台玉颜年十六,小来能唱西梁曲。
134
《满庭芳·万恶心除》 元·刘处玄
万恶心除,千思意泯,自然罪病消亡。
寸灵念道,动静两俱忘。
清志如庞似许,任云水、到处为乡。
仙家好,茅斋幽阒,胜似住高堂。
136
《饯海盐史后乐》 宋·朱南杰
秦溪邑大号难治,后乐三年以德为。
海阔有楼还旧观,堂深无日不新诗。
虚舟只载来时物,实惠常教去后思。
相业真传公不忝,苍生况是望霖时。
138
《王氏招饮席中有感》 明·刘养晦
忆昔至正全盛时,朱门豪家多亭池。
池边女儿纵游赏,新妆照水明玻璃。
春风淡挹芙蓉渠,黄莺娇转垂杨枝。
整日欢声无暂歇,携手花间扑蝴蝶。
139
《和御制山居诗》 明·竺隐道公
大觉谈玄彻九重,蔚然扶起少林宗。
龙光照映神奎阁,象教尊崇玉几峰。
自昔草堂留圣践,即今灵谷纵高踪。
御题诗笔昭云汉,更觉兹山雨露浓。
¤
140
《岐亭五首(并叙)》 宋·苏轼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
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韵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