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子夜歌十八首》 唐·晁采
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
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夜夜不成寐,拥被啼终夕。
郎不信侬时,但看枕上迹。
82
《吴节妇》 明·吴宽
十八来涩滩,双鱼水中居。
七年一弹指,水中有枯鱼。
妾身既无夫,妾心惟有死。
婉婉锦绷中,奈此两女子。
83
《读子书作》 明·周子谅
学馆坐无事,故书聊复看。
披文既薈蕞,寻义亦泮涣。
趋前后已逸,顾旧新辄窜。
万言虽毕陈,一理竟未贯。
89
《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 唐·刘长卿
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
桃叶宜人诚可咏,柳花如雪若为看。
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
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91
《金銮子晬日》 唐·白居易
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銮。
生来始周岁,学坐未能言。
惭非达者怀,未免俗情怜。
从此累身外,徒云慰目前。
若无夭折患,则有婚嫁牵。
使我归山计,应迟十五年。
93
《送滕庶子致仕归婺州》 唐·白居易
春风秋月携歌酒,八十年来玩物华。
已见曾孙骑竹马,犹听侍女唱梅花。
入乡不杖归时健,出郭乘轺到处夸。
儿著绣衣身衣锦,东阳门户胜滕家。
95
《上杜驸马》 唐·贾岛
玉山突兀压乾坤,出得朱门入戟门。
妻是九重天子女,身为一品令公孙。
鸳鸯殿里参皇后,龙凤堂前贺至尊。
今日澧阳非久驻,伫为霖雨拜新恩。
96
《南歌子》 唐·孙光宪
艳冶青楼女,风流似楚真。
骊珠美玉未为珍,窈窕一枝芳柳,入腰身¤
舞袖频回雪,歌声几动尘。
100
《谒曹娥庙》 宋·释及浦
辍棹江头谒孝娥,断碑枯柏尚嵯峨。
生为女子即如此,身是男儿又若何。
千古美名昭日月,一躯灵骨葬藤萝。
沈魂欲酹不知处,无限西风起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