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宋·刘黻
至理要一切,精微实高广。
寄之形气中,今来齐古往。
众曜列太空,环侍惟斗仰。
变化妙不测,虚灵本常朗。
井坐识易陋,帘窥学云罔。
静玩感兴篇。
剖陈如指掌。
64
《挽东莱先生》 宋·邵度
鼓箧胶庠日,公方属外艰。
抠衣天不遇,攻玉理应难。
问我好何学,逢人罕所安。
由今无拂士,孤陋人心酸。
65
《严滩怀古》 宋·沈清臣
桐庐之山屹如址,桐江之水清见底。
间关万里却归来,依旧此山如此水。
子陵一节寿汉脉,名与高山俱不死。
惜无陋巷为邦学,礼乐不闻古人耳。
67
《义役》 宋·汪师旦
管窥当世务,如见肺与肝。
惟有差役法,立判最为难。
姑以一乡论,利病胡可殚。
地里有宽狭,户籍有耗繁。
68
《送杜靖国知连州》 宋·郑侠
杜氏世德光无前,声华行实相辉鲜。
蒉之职也在刀匕,亲举罚爵平公筵。
预之闻见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诗为郡守称杜母,南阳之人今尚传。
70
《送郑叔车》 明·张孟兼
郑子离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乡土。
子家孝义门,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荥阳谱。
76
《初别子由》 宋·苏轼
我少知子由,天资和而清。
好学老益坚,表里渐融明。
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不见六七年,微言谁与赓。
77
《吊李台卿(并叙)》 宋·苏轼
李台卿,字明仲,庐州人。
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学强记,罕见其比。
好《左氏》,有《史学考正同异》,多所发明。
知天文律历,千载之日可坐数也。
78
《破琴诗(并引)》 宋·苏轼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
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
79
《养生》 宋·陆游
受廛故里老为氓,三十余年学养生。
倩盼作妖狐未惨,肥甘藏毒酖犹轻。
忠言何啻千金药,赤口能烧万里城。
陋巷藜羹心自乐,旁观虚说傲公卿。
80
《夜意》 宋·陆游
浮云扫尽天如水,十里疏钟到野堂。
窗纸月明人不睡,屋茅霜冷夜初长。
归休固已师沮溺,承学犹能陋汉唐。
安得子孙常念此,不妨世世业耕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