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期的诗词(105首)

  • 1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2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3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4 《惠安赖惟允汝恭乞崇清老椿芳桂四大字为赋二》 宋·王迈

    混元盘古为之母,汗漫安期为这友。
    枝条上挂蜺连蜷,劫火不坏其天全。
    雷雨不惊其生厚,春秋巧历莫能知,知我者有蒙垃叟,君持此物为亲寿。
    老陈作字光摩斗,人兮椿兮共长久。

    5 《长安书情投知己》 唐·李频

    陕服因诗句,从容已半年。
    一从归阙下,罕得到门前。
    每候朝轩出,常看列宿悬。
    重投期见奖,数首果蒙传。

    6 《安溪送泉粹》 宋·陈宓

    平生顺天命,渴饮与饥饭。
    不能便利趋,俛首榷商贩。
    随群谒上官,言语但朴愿。
    岂知事迎合,宛转若藤蔓。

    7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唐·刘长卿

    风流一才子,经史仍满腹。
    心镜万象生,文锋众人服。
    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
    蹭蹬空数年,裴回冀微禄。

    8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唐·刘长卿

    风流一才子,经史仍满腹。
    心镜万象生,文锋众人服。
    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
    蹭蹬空数年,裴回冀微禄。

    9 《忆端子三首》 宋·胡寅

    不知埋玉已经年,忽值生朝倍黯然。
    空向梦魂期远大,谬於方技觅安全。
    翩翩翰墨留身后,炯炯精神在黄泉。
    汝翁去此知多少,安得忘怀未死前。

    10 《次韵张安抚李侍郎同赋茯苓酥》 宋·项安世

    山人采药晞乔松,披云扶石松根空。
    捣霜铒玉得不死,大乐真与神灵通。
    论功合在金石上,何意坐随脂泽融。
    谁令千古玉环秽,涴此万壑寒林风。

    11 《下第后春日长安寓居三首》 唐·薛能

    一榜尽精选,此身犹陆沉。
    自无功谠分,敢抱怨尤心。
    暖陌开花气,春居闭日阴。
    相知岂不有,知浅未知深。

    12 《题慈溪庆安寺古松》 宋·冯輗

    寒松一干老苍苍,古寺门前岁月长。
    匠伯偶图舟楫利,禅翁方患斧斤伤。
    得全此日同齐栎,勿翦他年经召棠。
    可但与君期久远,相将俱列大夫行。

    13 《长安秋草篇(小引)》 明·王留

    吴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佣书。
    已伤飒飒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华耀日,难依桃李之荣;乱叶吟风,空逐梗萍之困。
    睹兹衰草,倍触羁怀。

    14 《送董守》 宋·郭印

    房相风流远,寥寥四百年。
    西湖有陈迹,水竹尚苍然。
    公来刺是邦,鱼鸟亦安全。
    官閒得放旷,乐事踵前贤。

    15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6 《晁错论》 宋·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
    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抒情

    17 《病梅馆记》 清·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高中文言文哲理咏物寓人

    18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19 《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 、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妇女礼教爱情

    20 《览古十四首》 唐·吴筠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