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否问的诗词(152首)

  • 61 《次韵欧阳伯威因书见寄》 宋·赵蕃

    病过一春事,不惟嗟索居。
    酒杯疏到手,药裹每关予。
    曹务宁知马,悲歌岂为鱼。
    故人能枉问,安否报何如。

    62 《寄刘子澄先生》 宋·赵蕃

    春雨寒犹积,春园木又荣。
    武昌闻别驾,生米见题名。
    安否逢人问,书题阙便行。
    周围怀细履,陶酒忆徐倾。

    63 《留别俞孝显孝扬》 宋·赵蕃

    生事平生非我谋,饥寒长是费君忧。
    相如自厌游成倦,曲逆人知老不侯。
    尽室经年曾未厌,一官千里去难留。
    异时安否如相忆,一问溪头上水舟。

    64 《兄子高赴廷对》 宋·魏了翁

    九十九峰矗天起,家在前峰夕阳里。
    蛮徭虎豹断行人,小市寒城净如水。
    驩传有客闯然来,{左扌右监}衣视之吾兄子。
    云从诸侯贡,往备天子使。

    65 《杨仲博生日》 宋·魏了翁

    金街隆隆晓钟动,倚马禁门续残梦。
    梦惊风雨摇江霏,恍如秋浦哦诗时。
    觉来丝丝理前绪,犹记平塍蟹鱼句。
    是日江风吹倒山,船头白浪高黏天。

    66 《简张安国》 宋·章甫

    南北东西厌问津,西海忘形今几人。
    惟公名誉一世重,虽不吾与吾当亲。
    气吞云梦并余子,深厚文章六经似。
    昂霄耸壑正当时,发策决科余事耳。

    67 《次韵秉国初夏》 宋·于石

    团扇初分月桂芳,单衣乍试雪罗香。
    新荷只似世情薄,飞絮不如归兴忙。
    梅润图书晨雨暝,棋声庭院午风凉。
    日来竹报平安否,试向平泉问赞皇。

    68 《兴化吴宰商卿来书》 宋·袁说友

    百里报消息,一缄劳寄驰。
    但知怀旧切,犹恨得书迟。
    儒者可言政,怀邦当易为。
    问君安否外,别后几篇诗。

    69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70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汉·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高中文言文乐府民谣写人爱情

    71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72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73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74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75 《圬者王承福传》 唐·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
    问之,王其姓。

    古文观止议论规劝

    76 《孔雀东南飞》 两汉·汉无名氏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

    77 《争臣论》 唐·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

    78 《胠箧》 先秦·庄周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观点

    79 《比红儿诗》 唐·罗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
    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
    金谷园中花正繁,坠楼从道感深恩。
    齐奴却是来东市,不为红儿死更冤。

    80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