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官责的诗词(197首)

  • 61 《报孙会宗书》 两汉·杨恽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古文观止书信讽刺

    62 《争臣论》 唐·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

    63 《谏院题名记》 宋·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
    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
    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古文观止

    64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叙事长诗

    65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66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67 《晏子答梁丘据》 未知·佚名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
    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
    ”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
    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68 《曾国藩诫子书》 清·曾国藩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家训

    69 《越州赵公救灾记》 宋·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史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饥荒

    70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71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72 《狱中杂记》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
    ”余叩所以。

    叙事

    73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74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75 《从军诗》 魏晋·王粲

    朝发邺都桥。
    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
    左右望我军。

    76 《八月六日寄邻几诸君》 宋·刘敞

    谬为天官属,得与选事亲。
    略计三百州,绿衣九千人。
    较材迷长短,守法愧因循。
    救末知不足,澄源力难伸。

    77 《上严廉访十首》 宋·熊禾

    古人重民教,礼乐用为急。
    虞书有三官,周典犹二职。
    太学领奉常,西都有余责。
    两生既不来,何参又无术。

    78 《往扬名开化二乡掩骼(“扬名”,一作“阳明》 元·王逢

    分藩多贤劳,不敏忝宾客。
    虽无官守縻,亦复与言责。
    二乡虔刘祸,惨甚长平厄。
    先王制礼经,孟春当掩骼。

    79 《拙轩》 元·王寂

    拙轩少也绝交朋,闭门坐断藜床绳。
    据梧手卷挑青灯,目力自足夸秋鹰。
    一行作吏负且乘,简书夜下催晨兴。
    心劳政拙无佳称,高枕缓带吾何曾。

    80 《沁园春 玄旦日先君冀郡公作此示勉敬跋于后》 元·欧阳龙生

    玄子来前,还忆汝,今朝初度时。
    是吾家几世,书香阀阅,我翁畴昔,心地坦夷。
    宅相伊何,泛红老子,汝母慈仁有儿。
    如今恨,倚门人去,和胆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