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京华秋兴(三首)》 明·王鸿儒
漭漭黄云覆白沙,铁衣万骑迫中牙。
毡裘逾漠烽才息,虎帐传餐士不哗。
金矢射糜寒碛远,玉鞭盘马夕阳斜。
凯歌入塞期非远,鹄望应怜百万家。
163
《宿三山别业》 明·姚汝循
秋深寒露候,地僻水云乡。
落日枫千树,残霞雁几行。
桂香清小院,蛩语近匡床。
自卧沧洲稳,逾憎世路忙。
164
《别赠》 明·俞汝舟妻
恨别逾三岁,衣裘独御冬。
秋风吹短鬓,寒镜入衰容。
旅梦风尘际,离愁关塞重。
徘徊思远近,流叹满房栊。
166
《汉水》 宋·苏轼
舍棹忽逾月,沙尘困远行。
襄阳逢汉水,偶似蜀江清。
蜀江固浩荡,中有蛟与鲸。
汉水亦云广,欲涉安敢轻。
167
《百步洪二首(并叙)》 宋·苏轼
王定国访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余时以事不得往,夜着羽衣,伫立于黄楼上,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
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喟然而叹。
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
168
《岐亭五首(并叙)》 宋·苏轼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
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韵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
173
《重游南岳》 宋·范成大
舍舟得马如驭气,步入青松三十里。
我从蛮岭瘴烟来,不怕雨云进岳趾。
忆昔南征款庙庭,往来无恙神所祉。
当时已有归田愿,帝临此习如白水。
174
《次韵公辟闻角有感》 宋·秦观
一听胡笳动越吟,声潜地底气逾深。
千宫月色单于曲,万里天光魏阙心。
秉烛何人犹把盏,挑灯有女正穿针。
早寒时节黄昏後,更逐西风应远砧。
175
《舟中作》 宋·陆游
一叶轻舟一破裘,飘然江海送悠悠。
闲知睡味甜如蜜,老觉羁怀淡似秋。
失侣云间孤雁下,耐寒波面两凫浮。
年逾八十真当去,似为云山尚小留。
176
《舍北晚眺》 宋·陆游
平野沉寒日,远村生暮烟。
离离立红树,点点散乌犍。
暂出不逾岁,告归仍一廛。
江湖初见雁,著眼送云边。
177
《上元夜作》 宋·陆游
百年古谓风前烛,我逾七十饭不足。
亦知生世无工拙,久向人间耐荣辱。
今年上元灯满城,十里东风度丝竹。
蓬窗湿薪不御寒,独取残书伴儿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