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寡人者的诗词(192首)

  • 41 《与友人论文因以诗投之》 宋·张耒

    我虽不知文,尝闻于达者。
    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
    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驾。
    理惟当即止,妄说即虚假。

    42 《自江州至忠州》 唐·白居易

    前在浔阳日,已叹宾朋寡。
    忽忽抱忧怀,出门无处写。
    今来转深僻,穷峡巅山下。
    五月断行舟,滟堆正如马。
    巴人类猿狖,矍铄满山野。
    敢望见交亲,喜逢似人者。

    羁旅思亲

    43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唐·李咸用

    为儒自愧已多年,文赋歌诗路不专。
    肯信披沙难见宝,只怜苫草易成编。
    燕昭寤寐常求骏,郭隗寻思未是贤。

    44 《月岩斋诗》 宋·李廌

    南山之北,北山之南。
    环冈绕岭,紫翠相参。
    奔腾蹲蹴,万里{左马右军}骖。
    丘衍沃若,灵秀所涵。

    45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走笔成)》 唐·王维

    束带趋承明,守官唯谒者。
    清晨听银蚪,薄暮辞金马。
    受辞未尝易,当是方知寡。
    清范何风流,高文有风雅。

    46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唐·王维

    〔走笔成〕
    束带趋承明。
    守官唯谒者。
    清晨听银蚪。

    47 《无家别》 唐·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叙事战争写景抒怀

    48 《大道之行也》 先秦·佚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初中文言文理想生活哲理

    49 《驳复仇议》 唐·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古文观止议论

    50 《季氏将伐颛臾》 先秦·孔子及弟子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高中文言文寓理历史故事

    51 《隆中对》 魏晋·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初中文言文赞美写人

    52 《文赋》 魏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秋天写景咏物菊花

    53 《训俭示康》 宋·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家训道理

    54 《西铭》 宋·北宋·张载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哲理

    55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56 《赵威后问齐使》 先秦·佚名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对话忧国忧民

    57 《梅圣俞诗集序》 宋·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古文观止序文

    58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古文观止写人怀才不遇传记

    59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60 《驹支不屈于晋》 先秦·左丘明

    会于向,将执戎子驹支。
    范宣子亲数诸朝。
    曰:“来,姜戎氏。
    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古文观止赞美写人